投資北京全球峰會首次以京津冀攜手形式亮相服貿會。9月2日,“北京日”京津冀協同招商推介暨投資北京全球峰會舉辦。峰會上,“京津冀”主題貫穿始終,三地發布277個招商引資項目,共同面向全球拋出招商引資橄欖枝。
峰會碩果累累,京津冀三地51個重大項目簽約,簽約金額達1045.47億元。此外,還發布了《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等科技創新政策,以及政務服務新舉措,為優質項目落戶釋放政策紅利。
京津冀三地51個重大項目簽約
本次峰會,京津冀首次“聯名”登場,共同亮出重點領域項目。涵蓋現代服務、科技服務、數字經濟、金融、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空天等13個重點產業的51個重大項目成功簽約,簽約金額達到1045.47億元。
多個重大項目在北京各區落地結果。其中,世界機械制造業500強企業荏原集團、新加坡B2B跨境支付公司TTMFS就在華發展設立企業分別與北京市朝陽區政府、豐臺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由韓國BIOPHARMA公司與中國合作伙伴在華設立的北京明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本次峰會上與大興區就引進全球領先的室溫存儲mRNA技術專利達成合作,填補了該項技術的國內空白。
還有一批項目將為京津冀服務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包括中免集團與北京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簽署的“國際消費產業園”項目,香港怡和集團與石景山區政府簽署的首鋼怡和項目,海昌集團與通州區政府簽訂的北京海昌海洋公園項目,昌平區北京農業嘉年華園區建設項目等。
津冀同樣吸引著優質項目落戶。北京安達維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天津市保稅區投資航空裝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北京研發天津制造”京津一體化運營格局。
277個招商項目傳遞發展信號
本次峰會上,北京協同天津、河北面向全球集中發布一批招商引資項目,傳遞出共享京津冀發展機遇的信號。項目涉及企業融資、園區合作、樓宇合作、土地融資4大類共277個項目,招商總額894.5億元,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制造與裝備、科技服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
此外,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辦公室和河北省商務廳聯合簽署了《京津冀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三地將建立京津冀投資促進部門聯席工作會議,聯合組織開展招商推介活動。開展京津冀產業鏈聯合招商,吸引上下游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企業和產業項目,在京津冀三地梯次合理布局、錯位發展。
此外,還要支持引導符合雄安新區定位的創新資源、產業項目向雄安新區布局發展;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主導功能定位,打造競爭力強的特色產業集群;加強天津承接載體建設,實現北京研發天津制造的新突破。
16條措施支持外資研發中心
自2022年北京出臺《北京市關于支持外資研發中心設立和發展的規定》以來,外資研發機構在京集聚發展,不斷壯大。目前,已累計認定微軟、施耐德電氣、思謀科技等三批次73家北京市外資研發中心,支持其中10家外資研發中心參與研發激勵計劃,在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等領域帶動研發投入超8億元,同比增長44%。
本次峰會上還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舉措。其中,《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條具體措施,用“真金白銀”鼓勵創新,例如,對外資研發中心優質項目在京落地發展最高可給予5000萬元資金支持,對外資研發中心擴容提級最高可給予2000萬元資金支持等。
為更好服務來京以及關注北京發展的外資企業和外籍人士,北京市政府國際版門戶網站英文版微信公眾號“Beijing-Service”上線,可預約50余項辦事服務,匯聚300余項涉外辦事指南。(記者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