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3月18日晚間,隨著多家金融機構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河南伊賽牛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賽牛肉)的“窘境”也展現在投資者面前。
過去幾年,到底發生了什么,讓牛產業鏈曾經的隱形冠軍在牛年伊始就遭遇挫折?
困局:貸款逾期2.02億元實控人股權被凍結
伊賽牛肉的實控人買銀胖可能正經歷其創業以來最大的考驗。
3月18日晚間,伊賽牛肉連發14個公告。這一連串的公告背后只有兩個關鍵詞:貸款逾期、股權凍結。
根據伊賽牛肉的一系列公告,伊賽牛肉此前向7家銀行申請的借款已經逾期,累計金額達2.03億元,其中,多家銀行因與伊賽牛肉產生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
同時,伊賽牛肉實控人買銀胖持有的271,379,255股伊賽牛肉股份被司法凍結,占伊賽牛肉總股本33.8585%。司法凍結期限為2021年3月10日起至2024年3月9日止。
從發布的公告內容來看,伊賽牛肉得知相關的凍結及申請財產保全的情況來自“企查查”或“通過查詢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公司下發的《證券質押及司法凍結明細表》”。
對此,伊賽牛肉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子公司修武縣伊賽牛肉有限公司、子公司內蒙古伊賽牛肉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27日收到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2021年3月1日收到博愛縣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2021年3月4日收到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因公司內部溝通疏忽,未能對訴訟進行及時披露”。
同日,其主辦券商申萬宏源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稱,申萬宏源經查詢天眼查、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伊賽牛肉發生訴前財產保全、股權凍結的情況。申萬宏源表示,伊賽牛肉“存在信息披露違規情形”。
盡管伊賽牛肉反復強調“因工作失誤”“內部溝通疏忽”,但回溯近幾個月伊賽牛肉管理層的變動,似乎早在農歷春節前已有端倪。
2月8日(農歷臘月二十八)晚間,伊賽牛肉發布董事長辭職公告稱,因個人原因,董事長買銀胖于2月7日向公司董事會遞交辭職報告。辭職后,買銀胖繼續擔任董事、總經理職務。而繼任者則是在伊賽牛肉工作多年的董秘皇甫幼宇。
對于伊賽牛肉出現的貸款逾期、股權凍結等情況,3月18日晚間,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第一時間聯系皇甫幼宇,對方先回復短信“正在開會,稍后聯系”,后電話均無人接聽。記者致電買銀胖,其手機已關機。
困局背后:加速擴張與緊繃的資金鏈
盡管已經辭職,但說到伊賽牛肉自然離不開買銀胖。
1988年,高中畢業的買銀胖,通過煤炭運輸開啟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并在30歲時實現了財富積累。2001年,意識到牛肉行業會有更大發展前景的買銀胖,跨界進入牛肉領域,成立伊賽牛肉。
此后的近20年時間里,伊賽牛肉不斷開拓自己的商業版圖。截至目前,伊賽牛肉已成為專業從事肉牛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分割、食品加工、連鎖專賣和供應鏈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清真食品集團。
伊賽牛肉官網信息顯示,截至目前,伊賽牛肉擁有河南10萬頭、內蒙古20萬頭共計30萬頭肉牛產業化基地及年10萬噸肉制品深加工規模。
盡管發展迅猛,但從財務報表上看,伊賽牛肉的資金鏈頗為緊張。
伊賽牛肉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伊賽牛肉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30億元,同比下降2.52%,實現凈利潤-2286.96萬元,同比下降158.78%,扣非后凈利潤為-2332.98萬元。同比下降160.75%。
更為緊張的是,2020年上半年伊賽牛肉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1.62億元。其主業造血能力嚴重不足。
同時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伊賽牛肉期末貨幣資金為5.88億元,同比下降12.1%。需要說明的是,這5.88億元當中,現金為8.02萬元,銀行存款為1.08億元,其余4.799億元則為承兌保證金等。
但此時,伊賽牛肉的短期借款卻高達6.62億元,同時長期借款當中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則為1.099億元。
換言之,2020年上半年,伊賽牛肉在借款超7億元的情況下,能夠調動的資金只有1.08億元,資金鏈緊繃情況可見一斑。
事實上,資金緊張在伊賽牛肉一直存在。2015年登陸新三板之后,伊賽牛肉實控人買銀胖不斷將手中股權進行質押。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買銀胖所持股份的71.58%仍未解除質押。
除了股權質押之外,伊賽牛肉在2019年10月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議案。不過截至目前,伊賽牛肉的H股上市計劃仍未揭開面紗。
從B到C是解套還是被套
如果回溯伊賽牛肉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分為兩個階段。在2015年登陸新三板前后,伊賽牛肉的主要銷售渠道為B端餐飲市場。
在這個階段,憑借著高品質肉制品,伊賽牛肉成為雙匯、三全、思念、康師傅、海底撈、呷哺呷哺等20多個大型食品企業的穩定供貨商。
2020年,買銀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雖然消費者沒有直接看到伊賽,但在行業內,我們已經是針對B端客戶的全國最大牛肉供應商。”
除了B端餐飲市場之外,以商超為主的KA渠道也是伊賽銷售的重要場景。然而,更大的變化發生在2020年前后。
2020年5月18日,伊賽牛肉迎來20歲生日。在當天的生日慶典上,伊賽牛肉新零售項目招商推介會也一并開啟。
據了解,伊賽牛肉新零售體驗店,以伊賽自建的牛肉商城平臺為依托,結合線下店內的體驗以及現代物流,實現平臺下單+店內體驗+快遞配送、線上訂單1小時極速送達。
從功能上看,伊賽牛肉的新零售體驗店店內主打零售+體驗(牛排/火鍋/烤肉)。在店內布局上,伊賽牛肉的新零售體驗店店內分為生牛肉及熟牛肉售賣區,肥牛、牛排及牛肉丸等牛肉制品售賣區,涮鍋、烤肉和牛排餐飲體驗區以及免費切片、刨卷、剁骨、煎牛排等免費加工區等。
作為2019年以來伊賽牛肉轉型布局線下、發力C端的核心戰略終端之一,新零售體驗店的戰略規劃可謂相當“宏大”。
當時,買銀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伊賽牛肉未來5年內要在30個省會城市,建設300家新零售體驗直營店、3000家新零售體驗加盟店,年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
只是,豪言言猶在耳,難關卻在眼前。3月18日晚,記者注意到,鄭州市高新區永輝超市里的伊賽牛肉已經撤柜。
接下來,伊賽牛肉如何跨越這一道坎,仍需時間檢驗。(記者 唐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