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飼料的大漲和豬價高企,讓大北農成為A股農業領域炙手可熱的標的。然而,近期該公司實控人一些迷惑操作,卻飽受投資者質疑。
3月8日晚,大北農(002385.SZ)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邵根伙已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提前一個月完成減持計劃,此次累計套現8.2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邵根伙第一次減持套現了,從2019年5月至今,先后6次集中減持了大北農股票,合計減持5.8億股,累計套現約46億元。
如此高額的減持數量和套現金額,大北農卻以“降低股票質押率”為由作了回應,這也使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存有不少顧慮。
累計減持套現46億元
大北農股價跌三成
3月8日,大北農的一則減持完成公告引發各方熱議。公告顯示,該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邵根伙已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提前完成一個多月前披露的減持計劃,累計套現8.28億元。
對于此次減持,大北農在減持預披露公告中表示,為了降低股票質押率,降低融資杠桿,邵根伙計劃在2個月內減持不超過8390.7萬股,占總股本的2%。“通過本次減持,邵根伙持股比例由29.88%下降至27.91%,并未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大北農稱。
不過針對這一解釋,投資者并不“買賬”。有不少投資者在投資者問答區中向大北農董秘提問。一投資者質問道:“貴公司2020年業績預告什么時候發布?大股東減持,是不是對自己公司不看好還是差錢?”也有投資者表示:“請問大股東邵博士現在的股權質押率是多少?是否存在股權質押率紅線等問題,進而對公司再融資事項產生影響?”
大北農董秘回復:“公司業績預告在三季度報告中進行了發布,約為19億~21億元。根據交易規則,如果上浮50%以上,要進一步發布新的業績預告。”并且,該公司董秘進一步表示,減持股份,是為了降低大股東的融資本金,為了公司更安全和穩健,為了大股東更心無旁騖、安心做好公司主業,“目前,邵根伙質押率大約63%,估計不影響再融資事項”。
記者注意到,3月8日當天,大北農還披露了邵根伙部分股份解除質押的公告,1829萬股已于3月5日解除質押。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邵根伙約有6.78億股處于質押狀態,占其所持有股份的57.89%,占公司總股本的16.16%。
其實,這已經不是邵根伙第一次減持套現了。據大河財立方統計,從2019年5月至今,邵根伙先后6次集中減持了大北農股票,合計減持5.8億股,累計套現約46億元。
而在邵根伙減持期間,本應可以享受主營業務紅利的大北農,股價經歷了兩次大起大落。截至3月10日收盤,大北農股價為8.84元,較去年股價最高點下跌約三成,市值蒸發約164億元。
靠賣飼料起家
“養豬博士”的資本運作術
邵根伙作為本次減持的主角,除了實控人、董事長的身份外,業內也總愛以“邵博士”來稱呼他。
1965年,邵根伙出生于浙江金華,1982年至1986年就讀于浙江農業大學,因學業優異提前畢業攻讀博士學位,1991年以優異成績獲得農學博士學位。1993年12月,邵根伙在北京農學院辭去了教師職務,以2萬元創辦了北京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
經過多年發展,2010年3月26日,大北農于深交所敲鐘上市。靠賣飼料起家的大北農,于2013年開始布局養豬,2016年提出“養豬大創業戰略”,并探索出一條“公司+員工”的共贏之路。
記者注意到,大北農除了賣飼料和養豬之外,其產品還包括獸藥疫苗、作物種子、農藥化肥以及農業互聯網與金融服務等。2019年,飼料業務營收占比近八成,生豬等養殖業收入超過一成,其余收入來自種子業務和獸藥疫苗等動保業務。受益生豬以及飼料價格大漲,大北農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2.7億元,同比增長24.9%;實現歸母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390.9%。
邵根伙也曾以95億元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427位。
不過,由于多元經營,大北農資金也一度緊張,甚至陷入生存危機。2018年11月23日,大北農接到邵根伙的通知,公司正在籌劃有關公司的戰略合作事項,可能涉及北京市國資下屬某國有企業或關聯公司受讓其部分股份,可能涉及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動,并于2018年11月26日開始停牌。
隨后,大北農于2019年5月22日收到首農食品集團的函件,因雙方在關鍵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特通知終止該項目的合作談判。
這次收購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接下來這一操作堪稱“教科書”。幾乎與此同時,2019年5月20日,由邵根伙擔任董事長的中國圣牧有機奶業有限公司以3億元的價格售出圣牧高科51%股權正式完成。中國圣牧系港交所上市企業,有著“中國最大有機乳品公司”之稱。這一事件過后,他也被業內稱為“資本運作高手”。
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從中國圣牧出售全資子公司股權來看,邵根伙并不想放棄大北農,斷臂求生或是最佳解決方案。”
起起伏伏,跌跌宕宕。在農業良性發展的大潮下,大北農已轉危為安,并有大有可為之勢。邵根伙曾以報國興農為使命,選擇農業領域創業,一路走來傾注心血,或有壓力或有迷茫,但希望能夠繼續堅守初心和使命。(記者 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