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歐盟駐華使節代表團參訪南通市,南通海關、南通市農業農村局、崇川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等同行參訪,圍繞“共促農食產品貿易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考察企業在生產標準化、質量管控及創新研發等方面的成果。作為南通市重點農業項目,由金鶴農業股份與南通市崇川區屬企業崇創建設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鮮食米飯智能工廠是本次參訪活動重要考察對象。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中歐關系的日益成熟,歐盟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雙方經濟各具優勢、互補性強,如今已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關系。此次參訪正值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深化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關鍵節點,通過此行參訪活動或將進一步促進中歐兩國農產品“引進來,走出去”,推動更多合作新機會。
實際上,南通與歐盟的經貿聯系日益緊密、成果豐碩。據海關統計,在農業領域,2024年南通對歐盟農產品進出口額達21.6億元,其中優質水產品、有機蔬菜出口增長顯著,歐盟的乳制品、葡萄酒、醫藥原料等也紛紛通過南通口岸進入中國市場。
從模式到產品點贊,金鶴展現國際標桿示范作用
在4萬平方米的智能化車間內,歐盟駐華使節代表團觀摩了從黑龍江優質稻米預處理到全自動包裝的15道核心工序。長達150米的生產線,全程無人工接觸的無菌環境、自主研發的高阻隔膜包裝技術,令歐盟專家頻頻駐足。
金鶴農業董事長李志華向代表團介紹,金鶴鮮食米飯工廠以“無菌生產、全程無人工接觸”為核心技術,引入世界級標準產線,實現從原料篩選、蒸煮工藝到包裝儲存的全流程自動化。其產品僅含米與純凈水,通過脈沖式高溫高壓殺菌及充氮保鮮技術,在常溫條件下可保存9-12個月,同時最大程度保留米飯口感與營養。
歐盟駐華使節代表團對金鶴實現“黑土地”到餐桌全產業鏈條創新模式給予高度評價,既解決了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問題,也賦予農產品現代化轉型的價值參考。今年以內,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了《農業與食品愿景》,其中提到構建未來型農業愿景,該愿景強調需統籌氣候行動、糧食安全以及農業面臨的特殊挑戰,金鶴鮮食米飯背靠金鶴農業生態式高質量種植模式,打通大米深加工、無菌生產鏈條,為全球農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新范式。
除了產品生產線,歐盟駐華使節代表團表對其高品質表示進一步認可。金鶴負責人介紹道,“金鶴鮮食米飯所用大米是精選自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黑龍江黃金種植帶的大米,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賦予了米飯天然的軟糯口感與回甘香氣。”
據了解,金鶴鮮食米飯采用的東北大米經過高溫蒸煮和保鮮技術使得產品能夠常溫儲備9個月以上,僅需微波爐加熱2分鐘即可。背靠金鶴農業,金鶴鮮食米飯能夠把控從米源到包裝的每一環節,憑借領先的無菌保鮮技術,不僅能讓鮮煮米飯以最佳狀態送上餐桌,還能保證鮮食米飯有足夠長的保質期。
備受海內外關注,鮮食米飯開啟全球布局
據了解,金鶴南通“超級工廠”模式集研發、生產、物流于一體,項目首期投資 3 億元,總投資將超過10億元。目前南通當地的單條生產線已帶動 60-70 人就業,未來四條生產線及配套物流基地落成后,預計創造 400-500 個就業崗位,會為當地創造每年過億的利稅收入。
金鶴鮮食米飯不僅是南通市“明星”項目,還是鮮食速食賽道重要轉型范本。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企業,金鶴玉栗在鮮食米飯領域的6S鎖鮮工藝已具備行業標準參考價值。
據了解,金鶴鮮食米飯6S鎖鮮工藝是從原料篩選(Selection)到智能質控(Smart Control),全流程超高標準,常溫保質期長達10個月。憑借該項技術,金鶴研發出多款針對不同需求人群的米飯、輔食產品,也得益于無菌穩定儲存技術,金鶴目前已規劃出口東南亞、中東等市場,未來3年增設4條產線,直指500億鮮食米飯市場。
此次歐盟駐華使節代表團參訪金鶴,有望進一步開啟金鶴全球化布局,還為中國農業新范式走向國際帶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