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面綠色轉型已成為國家發展重點,企業作為經濟單元核心,在轉型中承擔重要責任。綠色創新是實現企業綠色轉型的關鍵路徑,但由于投入高、風險大、周期長、回報不確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普遍缺乏足夠內生動力。在此背景下,浙江工業大學吳寶教授團隊的學術著作《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的管理變革研究》提出,股東積極主義是推動企業綠色創新的重要外部力量,為破解綠色治理中的動力缺口提供了制度性解法。
本書系統論證了股東積極主義引導企業綠色轉型的機制邏輯。作者將其嵌入公司治理范式變革之中,構建了“ESG偏好—注意力配置—綠色戰略行動”的認知路徑模型,深入分析了機構投資者與線上散戶通過注意力機制影響企業綠色戰略的過程,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治理新框架。
本書強調,股東積極主義正從傳統財務導向轉向以ESG為核心的社會目標導向,逐漸成為全球公司治理的新范式。在此過程中,股東通過提案、倡議、游說、退出威脅等手段影響企業戰略,如何將這些行為轉化為綠色績效,成為關鍵研究課題。
作者指出,中國ESG積極主義的制度環境有別于西方,需要在本土邏輯下培育投資者綠色偏好。媒體監督、績效反饋、分析師評價等制度因素,是推動ESG共識形成的關鍵機制,為構建中國特色公司治理體系提供了理論支撐。
在企業層面,本書聚焦家族企業的代際差異,發現二代家族企業對ESG倡議響應更積極,其戰略參考點更注重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財務冗余與治理結構在其中發揮調節效應,為我國家族企業綠色轉型提供了現實啟示。
在數字時代背景下,作者進一步指出,數字企業更敏感于公眾監督,管理層注意力更易被外部ESG信號激活。數字化放大了外部信息的影響力,提升了產業鏈協同效率,強化了股東積極主義的治理效能。
此外,書中還將股東積極主義擴展至線上參與領域,系統區分了線上與線下路徑下企業的認知反應機制。研究表明,線上積極主義通過聲譽壓力更易觸發探索式創新,線下積極主義通過經濟壓力更傾向于引導利用式創新,為構建更具應變力的治理模式提供了思路。
總體來看,《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的管理變革研究》立足新時代綠色轉型關鍵命題,圍繞股東積極主義展開深入研究,提出了多個具有前瞻性與實踐價值的理論貢獻。書中對制度邏輯、企業異質性與數字機制的綜合分析,不僅拓展了公司治理的理論邊界,也為推動中國企業綠色轉型與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了智力支持。(書評人:孫新波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