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校長是我的第五任校長,不過她和其他幾位校長有點不一樣。她今年46歲,8年前就已成為特級教師,兩年前又評上正高級職稱,當然她還是南昌市優秀校長。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便擁有如此多榮譽,她仍然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從未離開。
鄉村學校沒有城市學校那么多可利用的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這不是郭校長帶領教師造福一方的“攔路虎”。在她的眼里:“只有鄉村學校,沒有落后教育。”
(相關資料圖)
開辟一塊空地,成為學生的勞動基地;新修學校操場,為師生體育鍛煉提供便利;擴建學校閱覽室,讓師生有了精神家園。
除了改善學校的硬件設施,郭校長沒少在其他地方動腦筋:每年的教師節,她都會給每位教師送上一束鮮花和一聲祝福,讓人覺得暖暖的;每年的開學典禮,她總會給每位學生送上一顆糖和一句鼓勵的話,讓人覺得甜甜的。只要對老師和學生有益的事,她總舍得花錢和時間,而自己用的辦公桌椅還是10年前的,甚至有些破舊。她總說:“還能用,能省點就省點,我們要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郭校長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和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從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入手,堅持“成人、成才、成功”的“三成”教育理念,以“教人求真,學做真人”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學校的行知文化辦學特色。
作為校長,怎么快速幫助教師成長起來,這是郭校長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她看來,只有教師成長得好,學生才能培養得好。她給我們上展示課,從“說給你聽”到“做給你看”。她鼓勵我們“多讀書、多思考、多動筆”,給我們“搭臺子、鋪路子、壓擔子”,每一年的“讀書分享會”“師徒結對儀式”“教師成長論壇”,她從不缺席。
郭校長不僅關注教師的成長,還在乎學生的全面發展。每年4月的讀書節,她引導全體師生一起閱讀經典,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田;6月的藝術節,她和班主任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大家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10月的運動會,學生在操場上肆意揮灑汗水;元旦跨年晚會,學生在快樂中放松身心……她用一項項活動給學生留下美好的童年,打好人生的底色。
當然,辦學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她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即便在鄉村學校,我們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后服務,充分利用現有教師的一技之長,同時借助外來的力量,開展了足球、乒乓球、繪畫、書法、合唱、剪紙等活動,充分滿足每個孩子的發展需求,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在郭校長的帶領下,學校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學校近年來被評為“江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南昌市文明校園”“南昌市綠色學校”等,老百姓對學校的滿意度也在逐年提高。
用教育改變鄉村學生的命運是她不變的初心和使命,這就是我認識的郭校長。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南昌市桃花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3年03月08日第11版
作者:朱 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