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記者從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后勤服務保障中心獲悉,目前,全市2795所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食堂均接入統一的監管平臺,建設完成率達100%,在全國率先實現學校“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
如今,山東青島的每一位校長、園長和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都能坐在辦公室通過電腦接入的平臺——“互聯網+明廚亮灶”,按照平臺賬號權限,隨時查看本校、本園及全市各學校食堂的運行情況,食堂的洗菜區、大灶間、面食間、備餐間及餐廳等畫面一目了然、清晰可見。
青島在實現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100%的過程中,做到“四心四范兒”保障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第一,專項整治“上心”,處處體現“實干范兒”。開展學校配餐(食堂)管理專項整治,修訂出臺青島市學校食堂建設、管理、營養“三個標準”,從制度層面完善學校配餐(食堂)管理機制。第二,規劃建設“暖心”,處處體現“標準范兒”。把食堂建設民生工程做成暖心工程,今年全市投資5.3億元,新改擴建學校食堂61個,標準化食堂建設率達100%;千余所學校食堂達標山東省規范化食堂,食堂自營率達99.8%,處處體現“標準范兒”,滿足了學生在校就餐需求。第三,食堂(配餐)管理“用心”,處處體現“精致范兒”。每個學校都成立膳食委員會,每一名校長都參與陪餐,每一名學生都是小小監督員,定期開展自查、抽查和專項自查。堅持教育、市場監管和衛生健康等部門每月互通信息、每季度協商議事,做到聯合排查、聯合整治。第四,營養健康“同心”,處處體現“情感范兒”。今年對183所300人以下農村小規模學校食堂,市、區兩級財政進行補助,撥付1346萬元,惠及2.64萬名學生,“同心”助力農村學生營養健康。
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秦新告訴記者,今年全市大力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把學校食堂建設和管理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大事來抓,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監督,破解中小學生、幼兒在校在園就餐難題。運用信息化手段,做到線下線上實時監測和精準研判,實現學校食堂保障體系和管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
作者: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