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職業本科院校學情調查發現的問題,既要從外部給予職業本科教育發展有力的政策支撐,也要從內部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提高職業本科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社會認可度。
一是提升技能人才地位,擴大招生宣傳,激發學習動力。進一步營造技能寶貴、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地位,完善待遇分配制度,提升從業幸福感,增強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指導,激發學生成才的渴望和內在學習動力。
二是服務高質量就業,優化專業設置,增強學習動力。主動對接產業需求,立足“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保持職業教育辦學方向不變、培養模式不變、特色發展不變,重點培養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急需的高層次創造性技術技能人才,合理設置本、??茖I,調整優化專業層次結構,讓學生學有所用,能就業、好就業、就好業,增強學習信心。
三是突出課程實踐性,體現職教特點,提升學習效果。加大職業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力度,全面構建“立足職業、突出能力、強化實踐、提升素質”特色的職業本科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突出實踐導向的高層次、復雜性、綜合性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深化“三教”改革,培養更多能解決復雜問題、完成綜合任務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
四是改善育人環境,關注心理健康,加強學習支持。職業本科教育學生來源多元,學校除了在硬件上進一步改善實習實訓等條件外,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困難,打造良好師生關系,主動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支持,比如靈活的教學方式、豐富的學習資源、多樣的實習實訓機會、多種技能參賽機會和考證途徑,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會。
五是開展教學評估,保障辦學質量,提高學生滿意度。把職業本科院校納入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體系,開展教學評估。既要發揮優質示范校、骨干校的引領作用,也要促進交流與合作,縮小公辦與民辦、升格學校和轉型學校、“雙高”校與非“雙高”校在辦學條件、教學水平和育人質量上的差距,使不同院校的學生在職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創新能力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都有所進步。
(課題組成員曾天山、湯霓、劉義國、荀莉、高清泉)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1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