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行業難道真有“月老”特設的神壇?昨日,滴滴宣布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滴滴與優步全球將交叉持股的方式完成這次戰略合并,并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昔日拼了個你死我活的兩家霸主級公司就這么相愛了,兩方在國內網約車市場合控訂單量已超9成,不少消費者不由產生疑問:“你倆明兒還發補貼券嗎?”
【消息傳出】滴滴出行突然宣布收購優步中國
昨日下午,中國網約車行業老大滴滴出行突然宣布,與全球網約車老大優步“和親”。
據悉,雙方達成戰略協議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全球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同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全球董事會。優步全球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截至記者發稿,優步中國對此收購事項未做任何回應,因而無法得知滴滴未來將在優步全球所持股份、股東排名。有優步內部人士回復本報,“與大家一樣,下午看新聞才知(收購)是真”。
有意思的是,收購消息宣布后,滴滴迅速打出了一張“甜蜜牌”:滴滴出行CEO程維、總裁柳青在公司內部信中稱,“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未來,優步中國仍將保持品牌、業務獨立運營。”柳青表示。
有國內投資界人士調侃道,“滴滴總裁柳青(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之女)和優步中國區戰略負責人柳甄(柳傳志侄女,柳青堂妹),今年過年終于可以心平氣和地談談‘合力掌控中國網約車市場’的大業了。”但神州租車(聯想控股為二股東)在昨日一度跌幅達5%,或因滴滴收購優步中國,會不會讓柳傳志覺得很棘手?
【收購背后】“滴滴+優步中國”控盤全國訂單9成以上
毋庸懷疑,“滴滴+優步中國”,即將成為國內網約車市場的獨角獸。據中國IT研究中心(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在日前發布的《2016年Q1中國專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一季度,國內網約車市場整體保持了高速增長,其中滴滴以85.3%的訂單市場份額居首,Uber、易到用車及神州專車則分別以7.8%、3.3%和2.9%位列2~4位。
問題是,雙方怎么就能從刺刀見紅、舍我其誰,摩擦出神奇的愛情火花呢?要知道,雙方曾在國內市場上掀起數輪融資戰、價格戰。昨日,業界對此議論紛紛,都認為這又是因為“幕后金主打敗了創始人”。有媒體稱,滴滴與優步擁有貝萊德、高瓴資本、老虎基金、中國人壽4家共同的投資方。此前外媒曾披露,卡蘭尼克有意向中國市場再度投入10億美元,遭部分投資者阻止,后者希望優步結束與滴滴在中國市場成本高昂的爭奪戰。而在上周,國內交通部等監管部門出臺了新規確立了網約車的合法地位,這一政策利好及Uber投資人的壓力,加快了雙方的合并進程。老虎基金與高瓴資本在此次交易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你說我說】消費者其實更關心明天的“補貼券”
中國互聯網行業難道真有“月老”特設的神壇?58同城與趕集、新美大(美團與大眾點評)、“阿里蘇”聯合體、去攜(去哪兒與攜程),乃至今日的“滴滴+優步中國”。不得不說,中國互聯網行業向世界印證了一個奇跡:打出來的,才是真愛。
但在河南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張蘇峰看來,這個行業沒有真愛,只有利益共同體。“當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寡頭決勝’,任何一方的幕后投資人都會瘋掉”。催化合并、通吃市場、攜手盈利,即成了對手公司幕后資方們的一致利益。
不過,昨日“滴滴+優步中國”的消息在消費市場迅速引起反響,全國各地的網約車注冊車主、乘客似乎并不開心,發出了追問:明天,優步、滴滴還會發補貼券嗎?當市場出現寡頭公司,是否會因缺失競爭而降低對乘車安全、服務質量的監控?
滴滴對此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戶出行體驗為業務方向之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針對乘客的紅包補貼和司機的獎勵將繼續發放。不過,昨日疑似卡蘭尼克的博文反倒有句話更懇切,“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國投入了許多錢,但一直沒有盈利。實現盈利是打造可持續業務的唯一出路,這才能更好地長期服務于中國乘客、司機和城市。”
而這,印證了互聯網圈兒那句老話,“免費午餐”是有的,但并不意味著它是“活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