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7日)下午小米筆記本Air發布的時候,我正在上海參加索尼PlayStation中國發布會,兩者幾乎是同步的。索尼PS發布會后采訪時,現場的記者們邊不停刷著手機、邊嘴里叨叨著:“小米發布筆記本了!”“又TM抄蘋果!”“我靠,3499元和4999元!”
隨后,我們就看到了,小米毫不意外地又被噴了。
被噴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它把蘋果MacBook的外觀改了一下裝了個Windows系統,而是其發布會PPT上關于厚度的對比,這張PPT(見下圖)已經成了媒體(以及自媒體)們強有力的證據。大體意思是,小米用小米筆記本Air最薄處跟蘋果MacBook Air的最厚處對比。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顯然要被這些報道帶偏,尤其對于討厭小米的人。
但如果你見過媒體拍的現場照片,你可能就會知道,小米筆記本Air的造型并非是MacBook Air的楔形設計,小米筆記本整體上的厚度(除了前后邊緣部位的弧形設計)都是一樣的。如果你不好理解的話,可以聯想一下聯想Yoga 13。
虎嗅現場拍攝的小米筆記本Air 13英寸版的側面
所以,這張文案因此被噴有些過分的牽強了。當然,這張文案的確有些腦殘,它完全可以用小米筆記本的后部( 靠近鉸鏈)的地方跟MacBook Air的最厚處相比。想必就不會有這個槽了。
但是,這張腦殘文案你怎么確定不是小米故意這么做的呢?沒有爭議哪來的曝光量?哪來的吐槽?哪來的眼球?想想前幾天它搞的“十核雙莖頭”文案被網友、媒體罵得多慘啊,但是曝光度有了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顯然小米選擇了曝光度,它精準地把握住了吃瓜群眾的吐槽心理。不然沒有道理啊,小米的員工也是人,普通的消費者也是人,連普通消費者都知道那張圖的對比有問題,小米的文案設計者難道不知道?雷軍難道不知道?
“十核雙莖頭”連輸入法都知道應該是“十核雙鏡頭”,小米的文案明明可以說人話,但偏偏沒有槽點硬是創造槽點,為的就是迎合你的“一吐為快”,它同時也達到了宣傳、營銷的目的,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