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云南大理州創新“財政+X”模式 助力扶貧攻堅戰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 發布時間:2016-09-01 11:48:17

大理州是全國新一輪扶貧開發的滇西主戰場,有國務院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9個、云南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個,建檔立卡貧困鄉鎮33個、貧困村30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5.61萬人。為解決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奔小康問題,按照每個貧困人口需要投入30萬元的脫貧經費測算,共需要投入700億元的資金。而大理州財政資金有限,2015年當年財政收入僅78.1億元,財政支出277.4億元,財政支出是財政收入的3.6倍,全州近71.8%的財政支出需要依靠上級補助。面對巨大的籌資壓力,大理州各級財政部門采取“財政+6”的模式,拓渠道、多領域籌措資金助力扶貧開發。通過努力,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州貧困人口從 2011年的73.78萬人減少到2015年末的25.6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3.6%降低到11.74%,5年減少貧困人口48.17萬人,占總貧困人口的65.2%,目前還有25萬貧困人口。

“財政+改革”,打造2.0的財政升級版。

一是預算安排加力度。在大理州縣兩級財政困難,吃飯和建設的矛盾異常突出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增加扶貧資金投放。2016年州本級安排扶貧資金18000萬元,占可用財力的15.1%,全力支持扶貧攻堅戰略實施。二是整合資金想辦法。圍繞扶貧開發攻堅目標任務,依據政策對象、標準、級次、年度等要素,由縣級把各種涉農項目資金整合統籌起來,促進財政資金優化配置。2016年州財政計劃整合不低于1億元的專項扶貧資金安排縣市,用于產業扶貧、信貸扶貧、特困戶住新房等方面。三是壓縮“三公”添活力。2016年起,大理州對州級預算單位公用經費、非稅收入安排的成本性支出、運轉經費以及接待費等一般性支出一律壓縮5%,專項用于扶貧開發建設工程。四是資金調度快節奏。為加快項目實施,在上級易地扶貧貧困戶建房補助和整村推進項目資金沒下達的情況下,由州財政提前預支2.7億元,確保資金提前到位、項目及早實施收效。

“財政+引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

工作中,大理州緊緊抓住習近平總書記到大理視察的歷史性機遇和財政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戰略機遇,多次到財政部和省財政廳匯報請示和爭取支持,全年共獲得上級各項補助1595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2%。并在深化債務管理改革,爭取到地方政府債券額度704000萬元,有效緩解了財政支出困難,保障了扶貧重點支出需要。今年一季度,州扶貧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還爭取省和中央資金90.76億元,增長22.2%,共下達4個脫貧摘帽縣16.18億元。

“財政+金融”,發揮金融杠桿作用。

大理州以財政資金作為“發酵劑”,大力實施信貸扶貧,走出了以金融資金為主力、社會資金為補充、以財政資金為保障的多元化金融扶貧新路子。2011年至2015年,全州投入財政資金15.17億元,帶動了扶貧信貸資金21.86億元,群眾自籌資金8.3億元。2015年起,大理州在全省率先推行信貸扶貧風險補償金制度,每年籌集1億元以上的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重點用于扶持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發展生產、培植產業,適當兼顧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其中南澗鳳凰生態茶廠就是該制度的受益者,南澗鳳凰生態茶廠以3個茶葉專業合作社為依托,輻射帶動周邊3000多戶茶農共同發展,其中500多戶屬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該廠通過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擔保獲得貸款500萬元,進一步帶動了周邊農戶脫貧致富。

“財政+PPP”,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

大理州充分激發市場活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貧困地區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全面推開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建設。今年大理州與太平洋集團簽訂了近千億元的PPP框架協議,僅永平縣人民政府就與太平洋集團簽訂了首個項目投資50億元,合作期限為2016年至2020年的市政、交通、水利、旅游等一批基礎設施PPP建設項目。

“財政+農戶”,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大理州引導組建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和“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運作模式,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種養業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示范帶動、政策扶持等措施,把分散經營的一家一戶農村家庭整合組成“聯合艦隊”。遵循“品種調優、產業調特、規模調大”的原則,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組建科技下鄉服務團,幫助種養農戶解決在“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的困難,打造具有大理地方特色產業的“生態品牌”、“特色品牌”和“原產地品牌”,促進特色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全州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4733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8766元。

“財政+監督”,打造扶貧資金監管“高壓線”。

大理州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管理,確保扶貧資金安全高效。一是嚴格項目報批。扶貧、財政、發改、農業、畜牧水產、林業等部門深入項目點現場考察,共同論證,提出意見,錄入項目庫,確保扶貧項目資金投向合理。二是嚴格公開公示。向社會公開扶貧項目申報、立項、審批等方面的政策和程序,在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實行監理制,做到招標公開、資金公開、建設單位公開、竣工決算公開。三是嚴格項目驗收。在扶貧項目施工過程中和完工后,財政、農業、審計、監察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及鎮、村干部、村民代表,對扶貧項目的工程質量、資金使用和社會經濟效益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四是嚴格資金撥付。扶貧項目資金報賬由項目村或項目實施單位提出資金申請。對未列入扶貧項目計劃、工程質量不合格或不能按要求提供有效憑證的,扶貧部門不予審批,財政部門不予報賬。五是嚴格資金監管。建立財政、扶貧、監察、審計等多部門聯合監督檢查的工作機制,不定期檢查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管理情況,有效地規范扶貧資金管理,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