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A股主板和創業板收盤雖然有漲有跌,但當天盤面的走勢是一樣的,都是在開盤后用一個半小時暴力殺跌,然后再用一個半小時暴力拉升,再然后又用一個小時暴力殺跌來收盤。和這個盤面走勢相匹配的,是當天流出的資金遠遠大于流入的資金,部分場內資金急于出貨的心態一目了然。
空倉的投資者可以談論詩和遠方,但持股的投資者需要活在當下,而5月17日當天的盤面走勢說明,部分持股的投資者當下選擇了走為上策,堅決出貨套現,就算是暴力拉升也換不回他們離場的決心。
5月17日當天A股的盤面走勢,是一個很清晰的信號,結合近期的形勢變化來分析,包括經濟L型的表態、股市政策取向的明確、減杠桿的決心等,這讓A股最近幾天的走勢,是屬于下跌站穩的幾率變得比較少,而屬于只是在構筑下跌中繼平臺的幾率變得比較大。
近期熱門的操作建議是買價值股,理由是低估值、抗跌、機構抱團取暖等,其實這種聲音在每次熊市里都能聽到,但最終的結局都只是證明了一句話:價格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A股上漲的時候是經常漲過頭,下跌的時候同樣也是經常跌過頭,所謂的價值股在系統性風險面前,該跌還是會跌,只不過是早跌遲跌和跌多跌少的問題而已。有最低倉位規定的機構們是為了避險自救去配置,普通投資者沒有最低倉位規定,我認為目前沒有必要冒著系統性風險去追求一點小收益,畢竟預期收益和可能遇到的風險不成比例,防范風險應該是投資者目前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