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15年的并購熱浪在今年以來并沒有停步,而跨界并購更風行一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1日,今年以來,僅提出跨界收購的上市公司家數已達28家(不包括已獲發審委審核通過和證監會批復同意的公司)。
最新的一個大手筆莫過于樂視網對樂視影業的全資收購。5月7日,停牌近 5 個月后,樂視公布重大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向 44 名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樂視影業 100%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收購標的樂視影業股東承諾于2016、2017、2018 年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 5.2 億元、7.3 億元、10.4 億元。
無疑,業績回報成為了并購“試金石”,并購能否給上市公司帶來業績外延式增長呢?作為有史以來的并購大年,上市公司交出的并購成績單也表現為冰火兩重天。
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就有藍色光標并購背后的“抽屜協議”。與此同時,監管層亦加大了對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監管力度。
對此,西南證券一位投行項目負責人稱,并購中標的資產盈利可持續性、估值差異和交易風險等游戲類資產并購的常見問題成為了監管部門的關注重點。
5月11日,在上交所對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文件進行事后審核期間,金瑞礦業發布的一則公告曝光了其潛在收購的風險。
公司稱,在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過程中,由于本次交易標的成都魔方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一季度業績未達到預期數,使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監管高壓下跨界收購存變數
當天,金瑞礦業證券事務代表甘晨霞回應稱,目前,收購能否繼續往前走,還不能確定。不過,有進一步信息的話,公司會及時披露。
“主要是收購標的的業績問題。之前,交易所已對此提出了問詢。公司此次作出停牌決定,主要是基于自身的考慮。” 甘晨霞表示。
公司此次拋出收購成都魔方100%股權的重組預案,擬向青投集團出售西海煤炭100%股權,同時向廖繼志等八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并支付現金購買成都魔方100%股權。
不過,上交所在問詢函中對其可能導致重組失敗的風險表示了密切關注。根據金瑞礦業與成都魔方全體股東簽署的協議,如成都魔方2016年度第一季度經審計的扣非凈利潤低于當年業績承諾金額(6000萬元)的四分之一的80%,即低于1200萬元,任何一方均有權通知對方行使單方解除權。
對此,上交所要求金瑞礦業補充披露標的資產成都魔方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審計報告的出具時間;如成都魔方一季度業績未達1200萬元,上市公司是否行使解除權以及各方是否存在相應的違約責任安排等。
同樣,世紀華通的百億跨界收購計劃能否順利成行亦存在變數。4月14日,公司發布重組草案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中手游移動科技 100%股權、 菁堯國際 100%股權、華聰國際 100%股權、華毓國際 100%股權以及點點北京 100%股權,擬通過境外子公司向交易對方支付現金方式購買點點開曼 40%股權,上述標的資產的交易對價合計高達134.63億元。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進一步夯實其傳統業務和新興游戲業務并行的雙主業發展模式。
5月6日,公司公告稱,已收到了申請材料接收憑證。接收憑證指出,自出具接收憑證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也即5月10日前),證監會將就是否受理該行政許可申請或補正申請材料通知公司。
當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致電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還不能確定是否已收到受理函。
巨額商譽減值隱藏并購風險
在中金公司研究員孟瑋看來,中小市值公司通過并購實現了業務規模和業績的高速增長,業績彈性顯著,但藍色光標在2015年的巨額商譽減值事件提示了外延并購發展路徑下并購標的業績不達預期的潛在風險。
統計數據表明,與投資并購浪潮相伴的,是商譽占總資產比值的不斷攀升。以傳媒行業為例,從全行業來看,2010年末全行業商譽占總資產比值僅為1.3%, 2015年末這一比值已增長至15.0%,全行業商譽賬面價值五年間增長近43倍。
分板塊看,游戲娛樂、營銷服務、影視動漫三大板塊商譽占總資產比值超過全行業平均水平,依次為40.3%、 27.2%和24.2%,過去5年間增長幅度達到 178倍、785倍和145 倍。
目前,各子板塊商譽占總資產比重已出現比較明顯的分化,其中以游戲娛樂、營銷服務、影視動漫和網絡信息服務四大板塊上升幅度最為明顯。
孟瑋稱,通過對行業內業績增速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進行統計分析,外延并購是業績高增長背后最為重要的推力之一,基于業務轉型、產業整合、業務拓展等目的的戰略性收購和投資是互聯網傳媒板塊維持高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如游戲娛樂板塊三七互娛2015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 678.4%和 1224.2%,主要原因是上海三七互娛 2014 年 11 月 30 日入表合并顯著增厚了 2015 年公司業績,帶來游戲板塊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 1423.6%和 1819.1%的高速增長。
“不過,并購作為行業高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其后遺癥也已逐漸顯現。以資產減值損失占營業收入比例作為粗略指標進行分析發現,全行業資產減值損失占營業總收入比例自 2011 年起至 2015 年不斷攀升。尤其在 2015 年,各子板塊的資產減值損失占營業總收入比例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上升。” 孟瑋直言。“數據顯示, 商譽占總資產比值大幅上升,意味著風險快速積累。同時,隨著對賭期進入下半程,業績不及預期概率大增,商譽減值問題或愈加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