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在財政教育投入持續增加的同時,著力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和引導作用,通過財政核撥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助推教育領域改革。
一是深化教育經費核撥機制改革,省屬本科高校和職業院校財政經費核撥實行辦學質量與預算撥款全面掛鉤。河南根據在校生規模和畢業生質量核定人員經費,解決高校教師編制與基本辦學條件要求相脫節問題;注重引入第三方機構評價,在資金分配上增加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綜合實力提升指數、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指數等社會和市場對高校辦學質量的評價結果,提高財政資金分配透明度;強化專項業務經費導向作用,強化教學質量、科研轉化能力、經濟社會服務能力等績效考評薄弱環節的指標權重,引導學校主動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設置和辦學模式,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和管理績效。
二是努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2014年起,河南省開始啟動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省財政籌措下達支持資金14.3億元,全省新增幼兒園1336所,新增在園幼兒22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8.56%。2015年省財政籌措下達支持資金15億元,全省新增幼兒園1660所,新增在園幼兒24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3.13%。截至目前,財政累計下達資金29.3億元,初步構建了縣、鄉、村三級全覆蓋的學前教育網絡。
三是加快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河南先后較中央提前實現統一城市和農村免費教科書補助標準和義務教育學校統一城鄉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并將2016年特教生均預算公用經費標準提高到6000元。以53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薄弱學校為主,兼顧其他縣(市)貧困地區薄弱學校,開展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規劃投入268億元,截至2015年10月底,累計投入91億元,惠及全省109個縣(市),8227所小學、初中、教學點,268萬余在校生。啟動擴充城鎮義務教育五年計劃,著力解決“大班額”“擇校熱”“農民工隨遷子女就學”等突出問題。截至2015年底,全省規劃建設城鎮中小學項目2064個,完工或交付使用747個,已開工項目510個。
四是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實施普通高中改造計劃,計劃從2012年起用5年時間,對26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重點縣每個縣(市)改造1—2所普通高中,改善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解決“薄弱學校太弱、優質高中太擠”的問題,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現象。截至目前,河南省籌措撥付5.1億元,改造普通高中100所左右。
五是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能力。河南重點支持100所職業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200所特色院校建設,帶動全省職業教育提升辦學質量;支持12個普通本科高校整體轉型和3個專業(集群)轉型發展,引導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加快構建河南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六是努力實現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啟動實施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從2015年起,計劃10年(2015—2024)投入31億元,建成一批具備國內外一流水平的優勢學科和綜合實力位居國內前列的特色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