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搞人程潛在文中指出,中國樓市新政其刺激力度似乎有向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看齊的調性。根據近年《摩天城市報告》的統計表明,中國樓市還不夠瘋狂!一極是金融中心創造"財富磁場",房價飆升令人心花怒放;一極是人口外流形成鬼城災城,房價暴跌令人膽戰心驚。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近日,中國官方在2016年的樓市維穩上終于祭出了第一個大招:央行聯手銀監會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在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
其刺激力度似乎有向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看齊的調性。而背后則是地方政府面臨著的樓市庫存居高不下的嚴峻現實,這些龐大的庫存量直接影響到中國經濟增長數據。
但根據美媒的一項新的調查顯示,全球機構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看法愈加悲觀,眼下他們已開始轉向投資日本和澳大利亞。
在經濟學敘述中,“僵尸經濟”并不是一個突兀的新詞,而是有多方面的淵源。
青年經濟學者溫克堅表示,現在的中國樓市已變成一個“涂脂抹粉”的僵尸。壟斷封閉的金融體系,大量低效的國有企業,都是最典型的僵尸形態,錯配和耗費了大量的資源。
“僵尸經濟”這種說法的廣泛流行,和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后的經濟表現高度相關。
溫克堅認為,由于日本大企業財團在產業、地產、金融和政界高度的相互糾纏,形成某種頑固的既得利益結構,使得要素配置不完全遵循市場規則,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后,大量債務沉淀在經濟體中,市場沒有被清空,眾多沒有利潤的企業依然存續,形成了某種僵尸一般的存在。
而另外一方面,日本央行把利率長期維持在很低水平,給了這些債務纏身的企業喘息的空間,形成了某種喂養僵尸的機制。
和日本相比,中國經濟體內的僵尸形成和喂養機制,顯然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房地產的不景氣已是路人皆知的事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2%。商品房的銷售額下降了 7.8%。
為此,央媽出動,除了北上廣深等少數城市外,其它城市完全放開限購,放寬限貸,降息等一輪救市動作,這輪救市就是為了賣地,因為地方債務、國企債務都要賣地,這就決定政府必須救市形成一個房屋成交的高潮,救市的結果是放大了未來房屋的供給量。
在此背景下, 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樓市正從持續一年的下滑中復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2015年來,全國主要城市樓市的特點是:成交復蘇,一二線明顯上漲,分化嚴重。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也表示,目前中國城鎮化實際水平還不到40%,要一路發展到70%,在這個高速發展階段里,房地產業必然是一個支柱產業。
如果說,過去在快速城鎮化與工業化浪潮的強力推動下,城鎮住房整體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而未來十年,中國樓市發展背景正在悄然發生深刻的轉變。
上海交大海外學院金融所所長金巖石分析指出:
投資性樓市的"拐點"不止一個,縱觀各國的城市化進程,以城市化率為量化指標,樓市投資的"拐點"通常發生在三個時間節點:城市化率達到35%左右、50%左右和65%左右,分別代表城市化從起步到加速階段、從加速到完成階段、再到城市化基本完成。
35%是第一個"拐點",標志著一個國家的城市化從起步進入加速階段。
在中國,這個"拐點"發生在1999~2001年,城市的人口增長發生了一次"跳升"。3年超過以往10年,城市化率跳過了35%的門檻。
中國樓市投資的第二個"拐點"發生在2009~2011年,城市的人口增長再次"跳升"。3年超過以往7年,城市化率跳過了50%的門檻,也同時超過了全球城市化率的平均值。
樓市冰火分明的走勢將一直持續到城市化率達到65%左右。
一極是金融中心創造"財富磁場",房價飆升令人心花怒放;一極是人口外流形成鬼城災城,房價暴跌令人膽戰心驚。
最后的瘋狂是金融中心的摩天大樓,甲級辦公樓的價格會直上云端,如美國的20世紀30年代,紐約帝國大廈的總投資達白銀兩億兩,折合人民幣現價400多億元!樓板價每平方米近30萬元!再如日本上世紀80年代,東京帝國大廈占地約一平方公里,當時有人估算,一個東京可以買下兩個美國!
許多國家都曾經歷過這樣的瘋狂,所以經濟學家創造了"勞倫斯魔咒"一詞,用來描述瘋狂樓市的"拐點"將發生在摩天大樓封頂之時。
根據2014年《摩天城市報告》的統計表明,中國在建的摩天大樓有332座,占全球在建摩天大樓的87%!預計在2022年前后將陸續封頂。結論是:中國樓市,還不夠瘋狂!遭致命一擊或還要再等10年!
另外,與此同時,三四線和很大部分二線城市已經嚴重過剩,房地產將會出現山呼海嘯般下跌的黑天鵝。所謂的黑天鵝,其實很簡單,就是供需平衡被打破以后,土地財政成本繼續上升帶來的信心崩潰。
根據金巖石提出的城市化理論,當我們將人流、錢流、水流作為現代城市化的基本理論。未來城市只有兩種能活,大城市有人有錢有故事,中小城市有山有水有故事,沒有錢又沒有故事的城市全線崩盤。
當然,樓市泡沫的破裂不會是毀滅性的,更廣泛的經濟危機也不會是世界末日,這些只是構成了經濟體一場遲到的調整所必要的壓力。
或許十年后危機其實是殺死僵尸的必要過程,只有經濟體內喂養僵尸的這種游戲的破產,經濟發展才會迎來新的動能,樓市才會恢復活力。(商業見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