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云網1月20日報道5億美元牽手打車應用Lyft后不久,通用1月19日又宣布了一起新的并購案——收購舊金山共享用車公司 Sidecar的技術和資產。
盡管交易金額未披露,但是根據彭博新聞的猜測,有可能不會超過3900萬美元,而Sidecar團隊中的20人將加盟通用,其中包括CTO Jahan Khanna,聯合創始人兼CEO Sunil Paul。
Sidecar是個什么公司?
相比大名鼎鼎的 Uber和Lyft,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Sidecar。公開資料顯示,Sidecar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舊金山,公司曾在美國8個市場開展服務。2014年9月,Sidecar曾成功融資150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英國億萬富豪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布蘭森當時在博客中表示,Sidecar“能夠用創新和先進理念,而非銀行戶頭與大型公司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務上,Sidecar其實是全球最早提出P2P汽車共享概念的公司,早在2012年便推出相關功能,而當時Uber和Lyft還未在此領域有所動作。2014年年初,Sidecar推出市場化模式,讓司機為打車服務自主定價,讓乘客能夠根據價格、預計到達時間以及汽車質量等來選擇車輛,后來又率先發布“拼車”(Shareable Rides)功能,讓用戶可以選擇是否愿意與陌生乘客共同拼車以節省一些費用。2015年初,Sidecar還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了其他的運送服務,包括Yelp的Eat24外賣送餐服務,但效果似乎并不明顯。
最令人遺憾的是,在2015年年末,Sidecar最終沒能擺脫初創公司經常遇到的資金鏈難題。2015年12月,Sidecar首席執行官蘇尼爾·保羅宣布,Sidecar將于12月31日正式關閉專車與送貨服務,公司員工將投入到“其他戰略”項目中。
通用接連出手的動機猜測
而這個“其他戰略”項目,現在看來,正是接受通用的收購。單從收購Sidecar公司來說,通用用3900萬美元至少換來了幾個實際利益。
首先,通用可以借助Sidecar的平臺使用自己的車輛向用戶提供拼車服務,擴大自己在汽車共享領域的市場;
其次,通用還能獲得Sidecar一項有關選取最有效實用路線的專利使用權,這項專利在2002年申報,據說包含了汽車共享過程中線路智能選擇非常核心的知識產權
而據車云菌從海外消息人士處獲得的消息,通用汽車在近期接連收購Lyft和Sidecar,可能還有一個更深的用意,那就是助推通用自己的出行拼車服務,這個代號為Maven的交通服務項目在2015年11月25號注冊成功,并由通用汽車總裁丹·阿曼親自負責。
而在在CES期間,通用汽車全球CEO瑪麗·巴拉也曾在個人演講中透露,未來將在美國建立自動駕駛汽車綜合網絡,為消費者提供專車服務,說明項目初期以共享用車形式運營,而未來也并不排除將合作成果用到自動駕駛以及電動汽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