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年末股市大戲,是萬科的收購案,中國股市的惡意收購罕見,中國股市規定了諸多的限制,惡意收購很難。萬科是中國股市最早的股票和標桿,萬科的被收購,其實也是股市真正走向市場功能的風向標,而出演的這個大戲的背后,是對中國股市的長期利好,對此筆者也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對這個熱點收購,證監會是必須表態的,《證監會回應萬科股權收購:只要合法合規監管部門不干涉》對證監會這個表態,合法無權干涉,關鍵是合法的以法律為準繩,這個繩子是有寬度的,是就緊還是就松,差別很大,需要的是難得一見的惡意收購博弈,證監會怎樣解釋司法,解釋規定,呵呵!
王石要反擊,當然也有動作《王石叫板寶能系后打響反擊戰:萬科臨時停牌宣布將擴股》,別看叫得響,實際上這個擴股毒丸防御已經很難,且不說需要股東會通過,擴股價格多少?給關聯方需要自己回避,給股價過低則全體股東受損怎能通過?股價高了誰買?要知道如果你幫助王石反收購成功,收購失敗拋售股票是你套牢。股東會要改變股權的表決,是需要三分之二多數的,寶能系的比例已經很高了,同時安邦的態度也很曖昧。
這個收購的博弈王石的增發,更重要的是在于停牌,停牌了收購方想要再增持就沒門了,停牌就可以拖時間,時間的優勢在王石這一邊,因為寶能系是依靠借貸杠桿收購的。
萬科和王石的防御,背后還有的就是王石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支持力,王石其實很多事情,股民是有想法的,被惡意收購首先的前提就是股價夠低,股價低對股民的回報就是不足,這種惡意收購本身就是回報股民不足的報應。別看王石是媒體的明星,媒體輿論很支持,但微信圈底下各種揶揄的段子,就是民間的一種態度了。
而商業博弈,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利益,這句話是不變的真理,王石與寶能,在可能兩敗俱傷的情況下,是隨時可能妥協的,安邦系在強勢第三方位置也可能迅速做大成為真正的得利者,這種風云突變的可能性是隨時可能發生的,因為誰也輸不起,在誰都沒有把握干倒對方的情況下,妥協經常是上策。
對這個收購,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雙方演好的雙簧!本身王石的品牌萬科的團隊還是有價值的,收購方本身也沒有自己合適的團隊不是干房地產的,房地產業現在也是出于低谷四面楚歌,但雙方如果合作一把,寶能系可以拉高股價得利,目前寶能系已經有200多億的浮盈,萬科則取得了巨額的增發資金,這個結果真的是雙贏,輸的又是在惡意收購概念下投機的股民散戶,這種可能從邏輯上是成立的。
總之綜上所述,這一次惡意收購,都是要記錄于中國股市發展史的,股民大家參與投機也好,圍觀娛樂看戲也好,市場發展的進程會讓中國的資本社會更加成熟的。(作者: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交易學中心主任張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