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財經北京8月31日電(記者沈寅飛)在數字經濟國家戰略和文化強國建設目標背景下,如何推動數字文化經濟發展?近日,數字文化經濟促進與治理研討會暨《數字文化經濟浪潮》新書發布儀式在京舉辦,與會人員就數字文化經濟政策促進、技術發展前沿、新業態與新模式、文化數據資產、數字經濟治理等的相關議題進行了研討。
與會人員認為,數字文化經濟是數字經濟與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的一種經濟形態。當前,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今年5月,《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印發,更是將數字文化經濟推向了前沿。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數字文化經濟浪潮》作者金巍認為,二十年來我國數字文化經濟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2年之前以信息化戰略為背景的階段,第二階段是2012-2019年之間以“互聯網+”行動及網絡強國戰略為背景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從2020年之后以數字經濟國家戰略為背景的階段,第三階段的產業特點是以高質量發展的數字文化產業為主干、多種產業形態匯流,從經濟形態看主要特征是以數據的生產要素化、全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形態數字化遷徙。
就數字文化發展的趨勢金巍認為,數字文化經濟政策日漸密集,強力推動數字文化經濟變革。集群式數字技術廣泛應用并進入文化企業生產和居民文化消費領域。文化經濟多形態加速數字化進程,數字文化業態在文化經濟結構中居主導地位;文化數據資源正在成為文化生產關鍵要素,成為經濟活動中可確權、可評估、可交易的資產。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原院長、“匡亞明學者”卓越教授李曉認為,《數字文化經濟浪潮》基于時代感的問題意識,闡述了數字技術重構文化產業進而推動數字文化經濟勃興的過程。對當下我國數字文化經濟活動進行了一系列規范而有創新的研究,期待能夠為學界盡快形成新研究范式發揮先導作用。
據悉,本次活動由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主辦,北京文創板發展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