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華盛頓3月10日電(記者高攀 許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0日表示,受烏克蘭危機影響,IMF可能會在下個月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格奧爾基耶娃當天在針對烏克蘭局勢舉行的在線記者會上說,烏克蘭危機將通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實體經濟、金融環境和企業信心等渠道對全球經濟產生外溢影響,IMF下個月發布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時可能會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受烏克蘭危機影響,能源、小麥、玉米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將加劇許多國家的通脹壓力,對貧困家庭生活影響更大;烏克蘭危機也已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出現貿易收縮、消費者信心下挫、購買力下降等。此外,為應對通脹許多國家金融環境已經收緊,未來貨幣政策收緊速度可能更快,新興市場可能遭受金融環境收緊和企業信心下滑的雙重壓力。
談到中國經濟,格奧爾基耶娃說,中國等亞洲經濟體可能會受到烏克蘭危機帶來的能源價格沖擊影響,但中國比許多其他國家擁有更多政策空間來減緩外部沖擊對經濟的影響。她表示,中國已設定今年5.5%左右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保持這樣的經濟增速對中國自身有利,也會給其他國家帶來積極溢出效應。
在今年1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IMF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4%,較去年10月份預測值下調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