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訊
首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實施的投融資需求及影響》分析報告19日由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發布,報告顯示,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需求共計1.84萬億元,與之前預計的1.7萬億增加了8%。其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的直接投資分別需要2490.29億元、2384.69億元與903.58億元。
該報告同時指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存在投資總量嚴重不足、過度依賴政府財政性投入、融資渠道單一等問題,如不能形成穩健有效的大氣行動計劃實施的投融資機制,則大氣行動計劃實施所需的資金投入水平就無法保障,因此2017年三大區域以及全國大氣行動計劃目標就難以實現。
目前中央財政的對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投入規模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別為50億和100億元。報告對此指出,這與《計劃》實施的投資需求相差巨大。
國泰君安認為普通達標排放之后的超低排放仍然值得市場關注,盡管每年市場規模僅在100-150億元之間,但是霧霾如果頻發、影響到人民生活健康,則不排除國家繼續加大對大氣污染的治理,畢竟與水、土污染相比,大氣污染是看得見的、能夠接觸到的、影響人民群眾最深刻的環境要素。此外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的燃料將得到充分供給,以企業為龍頭、農戶參與、縣鎮鄉政府監管、市場化推進秸稈收集體系和物流體系將得到短期強化管理,重點區域的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原料收集、儲存等將得到更大保證。另外VOC是十三五期間重要治理對象毋庸置疑,千億元VOC治理及監測市場在國家逐步推進后、靜待實力型企業挖掘;具備業績、經驗、融資、技術、關系等綜合實力企業率先受益。推薦雪迪龍、清新環境、長青集團,受益標的包括迪森股份、啟源裝備、龍凈環保、凱迪生態、聚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