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建:“作為優秀的互聯網企業,蘇寧今年雙十一戰績如何?”
孫為民:“我們雙線訂單量達到358%的增長,其中線下門店實現逆勢增長153%。”
蔣昌建:“線下的爆發很驚人,未來蘇寧將如何發展?”
孫為民:“我們將圍繞互聯網零售,從線上到線下做成全渠道的品質消費。”
這段對話發生在11月17日舉行的江蘇省互聯網大會上,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現場解密蘇寧互聯網轉型的過程。
面對現場數百名與會人員,孫為民坦然,蘇寧用了六年時間完成了互聯網轉型,對于眾多企業而言,復制蘇寧模式也許代價巨大,但借助蘇寧資源則不失為一條高效的“捷徑”。
虛實融合,從“+互聯網”到“互聯網+”
很多人在互聯網席卷時認為,實體將不復存在。而事實證明,互聯網技術并沒有使其瓦解,反而給了實體經濟更多活力,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作為國內零售O2O模式的首倡者和踐行者,孫為民將蘇寧轉型的過程歸納為兩步: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實體門店和網上平臺相互融合,“兩條腿”走路。
“+互聯網”就是將原有線下的資源和能力拓展到網上去,在搭建好虛擬渠道以后,不斷“+商品”、“+服務”。第二步“互聯網+”則是將熟練掌握的互聯網技術再反哺線下,嫁接、優化線下實體的業務流程和零售資源,提升品質消費。
“把原有線下門店從賣產品升級為賣品牌、賣服務、賣體驗,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今年重點推出蘇寧易購云店的設計愿景。”孫為民說。
互聯網元素大量融入實體門店,讓消費者既能體驗到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也能享受到網絡消費的便捷化和豐富度,極大地激發實體門店的活力。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在今年雙十一期間,蘇寧不僅在線上大幅度提振,線下門店銷售也能實現逆勢高增長。
“蘇寧正在把門店打造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連接點、本地生活服務的輻射點和2小時急速達配送的倉儲點。1600多家門店既為消費者提供便捷購物,也為線上PC端、移動端貢獻更多流量。”據孫為民透露,今年雙十一蘇寧沒有局限在線上與其他電商進行PK,而是有意把戰火引到線下,構成線上線下互動消費。
資源開放共享,加快“零售CPU”能力輸出
互聯網思維的精髓就是開放和共享,“經過前兩步轉型,蘇寧已經進入到第三個發展階段,就是把我們積累20多年積累的資源和能力開放,變成社會共享的財富。”孫為民向現場眾多江蘇本土企業發出“邀請函”。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曾在11月初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連鎖業會議拋出:“互聯網+是實體企業的主場”的論斷。而對于擁有數量眾多實體企業的江蘇而言,“互聯網+”更應該是江蘇的主場。在全面推進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不僅要升級自身核心能力,還要相互開放融合,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優勢的互補,獲得共贏的發展。
今年是蘇寧成立25周年,也是最為開放的一年,蘇寧在互聯網轉型實踐上“快人一步”,用六年的時間成功趟出了互聯網零售之路,鍛造出以供應鏈、物流和服務為核心能力的“零售CPU”。
“我們的數據資源、金融服務能力和物流能力可以有效實現供應鏈包銷定制,為消費者、供應商、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以及帶動整個物流行業的現代化。”復制蘇寧模式也許代價巨大,但借助蘇寧資源則不失為一條高效的“捷徑”。
就在前不久,蘇寧已經和南京市政府、徐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大力推進當地互聯網經濟發展。“我們希望和廣大伙伴實現開放共享,合作共贏,帶動更多產業觸網,幫助更多企業走上互聯網發展的快車道,將江蘇打造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高地。”孫為民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