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訊
據悉,電改配套文件最快本周發布,社會資本參與的機遇和商業模式也逐步清晰。
據上證報11月17日消息,上周,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稱,輸配電價改革、電力市場建設、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和規范運行、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售電側改革以及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等電改六大配套文件正處于報批階段。
放開發用電計劃、建立電力市場和售電側改革是本輪改革的最大亮點,券商預計將釋放改革紅利千億級以上,到2020年全國電力市場初步建設完畢。
據了解,“電力交易機構相對獨立”的實施模式是,或設國家級、省級和地方級的三級電力交易中心,目前北京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正在籌建,將催生新的電網調度交易監測軟件需求,目前國電南瑞市占率最高,積成電子也有相應設備供貨。
售電側改革的具體操作是,售電公司擬設門檻為注冊資本金2000萬元起,在電力輸配電系統運行、電價和營銷服務三個領域各有一名5年以上經驗專業人員的要求等。
目前,已有上百家售電公司成立,注冊資本從100萬元到10億元不等。五大發電集團中的華能、國電投等在多地均設立了售電公司。某發電企業的電改專家對此認為,地方發電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售電經驗,能率先滿足上述要求,且掌握一手市場信息和客戶。售電有望成為發電企業新業務板塊和利潤增長點。
國泰君安指出,發改委領導近日介紹電改進展,提及配套文件即將印發,研究組建京廣電力交易中心,擬在云貴啟動電改綜合試點等。配套文件出臺將為綜合試點提供實施層面指導,電改對行業實質性影響也將顯現。交易平臺組建,售電市場打開,估算全國市場容量2.3億元。發電企業走向競爭,水電低價優勢毋庸置疑,火電將顯著分化,計劃調度時代大鍋飯將逐漸消失。看改革落實,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推薦黔源電力、國投電力、國電電力、華能國際、贛能股份、金山股份、寶新能源、文山電力等,相關受益標的包括:長江電力、川投能源、桂冠電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