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5日起,央行決定改革存款準備金考核制度,由現行的時點法改為平均法考核,至今已滿兩個月。民生證券銀行業研究員廖志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超額準備金率實際下降情況來看,存款準備金考核制度的改革為銀行業釋放了7000億元的流動性。這有助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經濟實現穩增長。
事實證明,存款準備金施行平均法考核,可以降低金融機構應對突發性支付的超額準備金需求,有助于金融機構能夠靈活的管理流動性和增加支配空間。
根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9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1.9%,較6月末下降了0.6個百分點,釋放了一定的流動性。此外,平均法考核有利于平滑貨幣市場的波動,實施后的銀行間市場1天期及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日內波動幅度有所減小。初步達到制度改革的目標。
此外,為了進一步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優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的靈活性,存款準備金考核設每日下限。即維持期內每日營業終了時,金融機構按法人存入的存款準備金日終余額與準備金考核基數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但幅度應在1個(含)百分點以內。
興業銀行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有助于應付當前外匯占款更頻繁的波動,使得央行能夠更及時洞察市場流動性狀況。
不過,絕大部分商業銀行即便在適度下調超額準備金率的同時,仍以準備金賬戶不透支為目標。
某銀行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在透支的很少。”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由現行的時點法改為平均法考核,將有效降低銀行補繳準備金數額的波動,減少資金大進大出的現象,從而減少其應對突發性支付的超額準備金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流動性存在一定缺口時可以釋放一定的流動性,進而平滑貨幣市場波動。(傅蘇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