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晚深度即時#(統籌執行:朱順忠 記者:杜雯雯)近日,曾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復旦大學王正敏院士涉嫌學術造假”一事出現新進展,舉報人王宇澄向中國科學院提出申請,要求公開對王正敏一事的調查結果與處理意見。11月12日下午,中科院辦公廳綜合處工作人員向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證實,舉報人提交的材料已經收到,文書部門分到了辦公廳,目前已按照流程轉交給相關部門處理。
2014年1月,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曾就舉報事件公布了一份調查結果稱:王正敏的專著和院士申請材料中的確存在學術不規范問題,但不能判斷為造假。
2015年11月8日,舉報人王宇澄等人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稱,不認可復旦大學的調查報告,“這次希望能夠通過公開申請得到此事的權威結果。”
就在2015年初,網上陸續出現對王正敏院士的實名舉報,舉報者系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原三產總經理、《上海生物醫學工程》雜志前主編張燕青。
張燕青在科學網博客上實名舉報王正敏“長期對病人索取紅包、包養情婦和涉嫌相關的經濟問題”。 在張燕青博客公開的舉報材料中,還包含一封20余名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干部職工聯合簽名的舉報信。張燕青告訴法晚記者,對王正敏的實名舉報材料已經在2014年就遞交給復旦大學紀委,目前未收到任何回復。
2015年4月上旬,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在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岳陽路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的辦公室內拜訪了劉新垣院士。這位88歲的院士在談及曾作為王正敏推薦人之一的身份時向記者說道:“這是我們當時的錯誤,作為院士是一點瑕疵也不允許的,他當時的材料我們審查不仔細,我們也有責任。”
今年4月8日,王正敏院士通過電話向法晚記者表示:“這些都是胡說八道,不能信。所有事情都有復旦大學來調查,不是個人亂說一通。”同時,王正敏告訴記者,自己不想跟那些人(指舉報者)在法律上媒體上解決,組織上來解決就行了。
此后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負責人對比事件向記者表示,關于王正敏被舉報一事正在核實當中,有最新情況將第一時間告知。
11月12日,法晚記者再次聯系王正敏院士時,他剛結束中科院的會議從北京返回上海,他向記者表示:“復旦大學和中科院已經有了結論,不是像他說的那樣情況。”
“他(王宇澄)到處在告已經好幾年了,我寫書著作方面可能有些不規范,但我肯定沒有造假的問題,如果有問題我怎么還會去北京開會呢?”王正敏告訴記者。
同時,王正敏向法晚記者(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否認了網上舉報信中提及的內容:“我80歲的人了,我行醫道德沒有問題從來不會拿紅包。他們說我的情婦,其實那是我一個60多歲的秘書,我們一起合作和3、4年了,做護士時也當過我的助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