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德國媒體8日報道,德國大眾集團多名工程師已經承認在二氧化碳排放數值上造假,原因是前首席執行官(CEO)馬丁·溫特科恩先前在車輛減排問題上夸下海口,難以實現。
德國《星期日圖片報》報道,這些工程師涉嫌篡改胎壓數值,并且在柴油中摻入車用機油,以使車輛運行更平順、消耗更少燃料。這一造假行為始于2013年,直至今年春季。
報道稱,前首席執行官溫特科恩2012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上宣布,大眾將在2015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的目標。不過,這些工程師認為目標難以實現,卻沒敢如實告知溫特科恩。
今年10月,一名在大眾總部研發部門工作的工程師打破沉默,向上級揭露這一造假行為。
報道說,大眾高層正在研究針對造假員工的懲罰措施,但揭露造假行為的員工將被允許保留原職。
“我們不能懲罰一個做出這一勇敢決定的人。”大眾一名高官告訴《星期日圖片報》。
針對媒體報道,大眾一名發言人拒絕予以置評,但證實有員工在一次內部調查中披露燃油消耗數據測算體系存在違規行為,“這種情況何以發生仍有待調查”。
本月3日,大眾承認旗下超過80萬輛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數值涉嫌造假,其中包括一款汽油車型。為彌補消費者損失,大眾決定向消費者全額補償因造假產生的相關額外稅費。
德國政府發言人賽伯特曾表示:“大家希望公司能遵守對消費者所做的承諾。”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示,為避免今后此類事件的發生,必須對目前的公司結構進行改革。
此前,大眾汽車集團尾氣門丑聞只涉及氮氧化物排放數據造假,而新出現的二氧化碳尾氣排放問題,將大眾汽車集團再次推向新的深淵。雖然二氧化碳對人體無害,但會加劇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歐盟過去幾年中已對二氧化碳排放作出嚴格規定。
大眾“排放門”丑聞始于今年9月,當時美國環境署指控大眾旗下部分柴油車在尾氣檢測中作弊,主要針對氮氧化物排放。大眾隨后承認,在相關柴油車上利用操控軟件躲避尾氣檢測,約1100萬輛柴油車卷入其中。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