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5年11月9日完成臺本
——沈陽,想你到無法呼吸!
(節目導視)
解說:
從700到800,從800到1000,從1000到1300。昨天,沈陽市空氣中的PM2.5數值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沈陽市民A:
能見度,給我感覺不超過50米。
沈陽市民B:
喘氣就感覺到異味特別大。
沈陽市民C:
因為我有鼻炎,所以霧霾吸進去的話就會打噴嚏。
解說:
在公眾的印象中,PM2.5的數值達到400、500就算爆表,昨天超過1000的沈陽在應急上又暴露了怎樣的問題。
孫仁斌 新華社記者:
在沈陽市的一處建筑工地,從工地里出來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我們說,他們也沒有接到停工的通知。
解說:
經濟增長乏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東三省的霧霾又該如何治理。《新聞1+1》今日關注:沈陽,想你到無法呼吸!
白巖松 評論員: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每年一到初冬,到了供暖的開始的時候,東北就一定有一個城市會率先的跳出來讓你突然看不見了,也找不到了。前幾年的時候是哈爾濱,哈爾濱當它頭兩天供暖開始的時候,整個PM2.5超過了500,整個城市被霧霾籠罩其中,你都覺得有點找不著它了。但是昨天,沈陽以破世界紀錄這樣的一種勇氣和決心,將哈爾濱前幾年的表現遠遠的拋在了自己的身后。我們首先來看看《沈陽晚報》微信公眾號發出的兩組照片,它說這是沈陽。好吧,我們來判斷一下,這是第一張照片,這的確是照片,這真的不是您家的電視出現了問題,說這就是沈陽。但問題是在一片霧霾之中,您只能看到我寫的字,但是沈陽你是看不到的,這兒有一個《沈陽晚報》這樣一個概念。
好吧,那我們看一個看得到的第二張照片。說天空中飄來五個字,這五個字是“東北餃子王”,剩下你看到近處有車,其實仔細去打探的話是,這東北餃子王下面有一個樓,這五個字是樓上的廣告的標牌,但是由于嚴重的霧霾什么都看不見了,所以就像天空中飄來了五個字。達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們想象一下,平常PM2.5如果是200的話就是中度污染,300的話那就是重度污染了,500的話那就是嚴重污染,就等于是爆表了。但是昨天沈陽PM2.5的峰值超過了1300,這該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難道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的標志?就是重要的污染要乘三倍?我們感受一下昨天的沈陽。
解說:
PM2.5濃度1157微克每立方米,這是沈陽市環保局在官方微博上發布的昨天16時的數據。在立冬這一天,超過1000微克每立方米的PM2.5濃度值讓公眾大開眼界。
2015年11月8日記者A:
現在是中午的12點鐘,我現在是在青年南大街上,那么通過鏡頭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沈陽已經完全被霧霾籠罩。
記者B:
這里是沈陽市的渾河橋,現在是下午的3點,那么渾南這個監測點,AQI的指數已經達到了最高的500。大家再看一下我左手邊,那么在渾河上面全部籠罩著霧氣。
解說:
記者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上看到,從昨天凌晨開始,沈陽市平均空氣質量指數在三個小時內持續攀升,凌晨3點時,就達到了最高值500,也就是傳說中的爆表,沈陽市民自嘲生活在了仙境。
市民A:
能見度給我感覺不超過50米,
市民B:
喘氣感覺異味特別大。
市民C:
因為我有鼻炎,所以霧霾吸進去就會打噴嚏。
解說:
根據媒體報道,沈陽的醫院呼吸科病房也出現了爆滿的情況。昨天,遼寧省環保廳緊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研判環境質量狀況,啟動應急預案。
陳宗嬌 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大氣室主任:
11月初我省進入供暖期,隨著燃煤量的加大,污染物排放量逐漸增加,再加上前幾日我省盛行東北風,來自于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省的高污染帶向西南方向傳輸,所以滯留在我省。
解說:
供暖,對于北方城市來說是每年冬天都要經歷的,所以對于目前出現的污染情況,部分沈陽市民也表示了不解。
市民D:
平房我們也供暖過,但那時候我知道燒的煤不好,沒有現在的好,現在基本上都沒有這些小爐子,取暖的東西在了,我覺得應該供暖的這塊應該更好一些。
解說:
根據沈陽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昨天上午10點30分,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啟動重污染天氣二級橙色應急響應,下午3點半應急響應升級為一級紅色預警。
市民E:
我覺得呼吸都挺難受的,我覺得就想咳嗽,我覺得對我身體影響,不愛出門了,家里面也不能去通風。
解說:
今天早晨6點45分,沈陽市環保局微博發布消息,沈陽空氣污染一級應急響應已降為三級。而下午4點13分發布的消息則顯示,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已將空氣污染三級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預計今后兩天仍然為嚴重污染。
白巖松:
沈陽人依然保有他們特有的這種黑土地上的幽默。今天沈陽朋友就開始說了,好在沈陽人多,經過一天一夜不停的呼吸今天的空氣質量稍有改善,也就是稍有改善。剛才在我們節目開始之前我們查了一下,大約是400多在沈陽。北京是多少呢,其實北京今天的PM2.5已經夠重的了,覺得非常的難受。然后就在節目開始前的時候是接近200,不過一想到昨天沈陽的PM2.5曾經達到過1300,我立即覺得北京的這個190簡直就像藍天一樣了。我們看看昨天,沈陽市PM2.5發展的這條曲線,起步的時候就從300多開始起步了,這還是凌晨一點呢。然后一直到峰值出現在下午的2點到3點之間,就是2點左右超過了1300,然后似乎是一個緩慢的平臺稍有下降,然后直到晚上才又開始更多一點的下降,但即便到了這個的時候也是在500左右這樣的一個概念,其實依然是絕對的這種嚴重污染。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們看到,燃煤量加大,污染物排放量逐漸增加,來自東北方向的高污染帶傳輸滯留,天氣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是,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現在還攔不住霧霾降臨在我們的身邊。但是當霧霾非常嚴重的狀況出現了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做到減少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呢?這時候應急反映就非常重要了,但是如果應急反映不太有效呢?
解說:
昨天下午,沈陽市環保局官方微博,沈陽環保發布了一條重要通知稱:“11月8日15點30分,沈陽市發布目前重污染天氣一級紅色預警。”按照沈陽市政府2014年1月發布的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當實施一級應急響應措施時,城區內停止建筑拆除和道路的施工作業,但事實是,一級預警在昨天下午3點半就已發布,但在昨晚7點多,記者還發現某些建筑工地仍在作業。
孫仁斌 新華社記者:
在8日晚上7點左右,我們在沈陽市一處建筑工地發現,這里有幾輛大型攪拌車正在作業,從工地出來的工作人員也告訴我們說他們也沒接到停工的通知。
解說:
對于這一情況,沈陽市環保部門今天給予解釋。
賈宇光 沈陽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
昨天是周日,我們昨天下午在2點召集各相關部門緊急開了一個調度會,針對建筑工地這一塊,主要是由建委負責,可能他(記者)問的時候,這個通知還在路上或者沒傳達到,通知可能需要時間,我們環保部門的監察人員,會到工地去走訪,也隨時通知工地停工。
解說:
昨晚7點半,記者又撥打了沈陽市環保投訴熱線,將工地仍在施工的情況進行反映,卻得到了這樣的回復。
孫仁斌:
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只是接到了上午啟動的重污染天氣二級應急預警的通知,對于什么時候啟動了一級的預警,他們表示沒有接到通知,也不了解這個情況。隨后我們向工作人員介紹了沈陽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的情況,工作人員答復說他們會盡快地派人到現場來了解現場施工作業的情況,但是直到昨天晚上9點多我們看到這個工地實際上仍然在作業。
賈宇光:
具體原因我可以了解一下,正常渠道正常來說不應該發生這種情況。預警級別的變更,或者是啟動,或者是解除這些信息我們都第一時間通報給12369熱線,這個事是不是由于時間差或者其他原因我們可以調查一下。
解說:
此外,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還規定,當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后,應采取的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中包括,根據空氣污染程度,采取機動車限號行駛措施。但實際的情況卻是當地并未對機動車進行限號。
賈宇光:
預案當中是提到了一級紅色預警可以采取限號,不是說一到一級紅色預警就必然采取一些措施,它也是根據污染類型持續的特點,然后進一步研判。但是此次的污染類型,一主要是冬季采暖鍋爐作為一個本地主要來源。但是第二更主要的還是我們認為是外來的這種燒秸稈,遇到擴散條件不利的情況,所以說即使對機動車采取一些措施,也不可能有明顯緩解作用。而且機動車也不是這次污染的主要來源。
白巖松:
消除霧霾要用古典的方法等風來。那么一級預案傳達到應該盡快的到達,比如說有一些行為要制止的話,但是這個消息卻一直還在路上,如果在路上是因為堵車還是因為其他的什么因素?但是說是建委負責的這個部門,那建委有責任,但是如果要是沈陽市的環保熱線到了好幾個小時之后也沒有接到這樣一個應急預案的話,這個責任又該找誰去說呢?我們來看看,整個沈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成員的單位都有哪些小伙伴。市委的宣傳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教育局、公安局、環保局、建委、城管局、執法局部五、房產局、交通局、農經委、服務業委、衛生局、安監局、應急辦、氣象局,各區、縣(市)政府。
好了,我已經有點一口氣數不過來了,多少個部門在一起干,因此推責任的時候是很容易的,那是建委干,那事等等干,但是怎么能讓它迅速的傳遞到位,這其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來看到,一級應急響應措施的時候包括很多了,不間斷的巡視制度,三環內暫停貨車行駛,黃標車禁止二環內行駛,但是記者去采訪的時候發現不是如此。城區內停止建筑拆除道路的施工作業,也完全沒有,到晚上的時候還在繼續這么干呢,這得是什么情況?好,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一位嘉賓,北京大學資源能源與環境法研究中心的主任汪勁。汪勁主任其實是參加很多比如說類似這種環境污染事件處理,對環境保護的情況是非常非常了解的。汪主任您好。
汪勁:
您好巖松。
白巖松:
你看,一級響應了,在一級響應的背后不要說是500了PM2.5,都已經1300了,但是落地卻幾乎見不到動靜,好多人都不知道,一切照舊,您覺得這里暴露出來的問題是什么?
汪勁 北京大學資源、能源與環境法研究中心主任:
那么從現行的法律來看,沈陽市政府的做法都沒錯的,就是政府設立了應急指揮部,又有多部門的參與,自上而下和企業責任都可以看得到,但問題是體制存在,機制有問題。那比方說我們看它沈陽的這個預案,它有關于緊急預案和政府部門如何啟動,如何響應的一些原則性的要求,但是它沒有對全力運行機制做出明確具體和負責任的規定。比方說問題看上去我們說各部門都在,但是指揮部門給誰下命令,下指令?正常情況下上傳下達的體制和機制的運行在這個時候發生改變。那么這種改變以后部門還聽不聽指揮部的,企業又聽哪一個部門的,不聽的話又有怎樣的后果和制裁的結果。這些本應當在方案規章預案當中它應當細化的,但是這個細化的我們看這些預案,它和國家一樣的抽象,不切合地方的實際,于是就可能出現對策的主觀性,比方說我采不采取呢,我是不是要采取措施呢,這種通過主觀意愿的判斷就難以使得這個方案能夠得到落實。
白巖松:
汪主任,其實這些年我們的城市當中各種應急預案制定的非常多,但是我在一些會議上也曾經說過這樣的情況,我們的預案大多是文本預案,可是現實缺乏演練,缺乏現實操作性,因此當真的事情來了的時候一落地發現到處都是問題,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汪勁:
那么現在的問題主要就是說,應急預案我們是有了,自上而下都有,沈陽市政府也有行動,就是行動的效果它不是很好。那么我們現在的問題,各個地方的問題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看上去規則很美,但是都沒有大錯,但是關鍵的時刻都沒有大用,用不上。你比如說,預案和行動都把重點放在發布預警上了,而沒有考慮實際出發去考慮信息發布的工具是不是有效,人們能不能看得到,如果看到了以后,企業公眾知曉了以后,他采取怎么樣的行動呢?這個采取行動是有效馬?這個里頭我還是認為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防范環境風險的治理能力還有提高的空間。
白巖松:
您比如說汪主任,比如說它的這個環保局說,下午我已經在我的官方微信上公眾號上已經發布了這個消息,但是您覺得工地的工人駕駛員們會去看這個官方的微信嗎?
汪勁:
我想看的很少,就連我這樣的專業人士我都不是很經常的去看。比方說在日本,一旦發生地震,不出2秒鐘,它的電視臺、報紙、廣播,馬上全部公布周知,我們在這樣應急預案的時候,一定要有非常有效的通達通知的途徑。
白巖松:
汪主任最后一個問題,其實不僅是沈陽,它可能昨天發生在哈爾濱,可能明天又發生在石家莊,后天可能就在濟南,這種情況我們短期內還避免不了。但是當霧霾我們短期內還避免不了,因此相關的應急的預案減少對人們的損害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您覺得這件事在沈陽所暴露出這件事,您特別想提醒其他部門趕緊要做什么?
汪勁:
我覺得就是有兩個方面我們要注意。第一個就是說規則一定要具體,特別是涉及到多個政府部門協同合作的時候,我們應急響應的義務它應該是一層一層的做出規定。比方說這個義務的主體除了政府,政府部門以外,還有一些個重點污染物的排污單位,還有汽車,還有公眾的一些行為,還有學校,還有醫院,等等這么多的主體,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你要把它整合到一起,因為各個部門按照法律規定它都做有預案,這種預案之間的銜接如何呢,看來事前是沒有合演過的,反正我所在的地方,我們很少說有單位或者有政府組織我們參加什么應急案的預演,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我們說一定要加強,平常的宣傳教育特別是演練。
白巖松:
沒錯。
汪勁:
如果演練夠了的話,那么這種問題就會在演練過程當中反映出來。
白巖松:
好。非常感謝汪主任,現實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堵軟軟的墻,這種軟軟的墻就是每個人似乎都沒責任,但是完全沒效果。我們怎么樣改變,尤其當對每一個人的生命健康都可能帶來威脅的這樣一個看似有應急預案最后是一個緩慢的執行,但有可能沒效果,所以感謝沈陽又給全國提了一個醒。接下來我們繼續去關注,如何從治標的角度去關注東北一到取暖季就有這種嚴重的霧霾呢?有招嗎?
解說:
來自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的遼寧的霧霾天數就創下了52年來之最。當年1月份沈陽市的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僅為3天。據遼寧省環保部門的分析說,大氣污染物排放構成則主要來自于燃煤、建筑工地揚塵、城市機動車尾氣、工業生產排放廢氣以及外來塵等方面。其中燃煤作為排放量最大的污染源排在首位,占總排放量的30%。為應對霧霾天氣,從2013年的冬季開始,沈陽市就開始了煤改氣,供熱鍋爐拆小并大,機動車尾氣治理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僅2013年一年時間,沈陽市就拆除鍋爐48臺,并對243整噸燃煤鍋爐的清潔能源進行改造。
賈宇光:
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針對20噸以下的小型燃煤鍋爐主要采取拆除的政策,把小鍋爐拆除并到大熱網,這樣叫拆除聯網。還有將小的燃煤鍋爐拆除,換成燃天然氣的鍋爐,還有改成電鍋爐,這都是清潔能源改造。
解說:
也是在2013年,東三省出現大范圍嚴重霧霾天氣,導致交通癱瘓,數千所學校停課。為此,遼寧省環保廳首次給沈陽、大連、鞍山、撫順等8市開出霧霾罰單,總額達到了5420萬元。但這一系列舉措并沒有對空氣質量的改善帶來根本改變。今年,沈陽預計對800臺燃煤鍋爐進行清潔能源改造,沈陽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首批試點后,未來有條件改造的小區鍋爐房都將進行清潔能源改造。
賈宇光:
現在的煤價到2013、2012年煤價有明顯下降,這個給我們推廣清潔能源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為現在的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尤其就是我們北方沈陽市又不是產氣的一個地區,所以說天然氣全部都是依靠外來。
解說:
燃煤供暖改造的背后是政府不能忽視的壓力,像北京等地之所以能成功改造,則源于政府財政補貼。
姜克雋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給電廠在煤改氣的時候給了很多補貼,加上他們到現在因為天然氣很貴,所以它改成天然氣以后,即使熱電聯產它的發電還是虧本的,所以還是繼續給他們補貼,這會未來一段時間成為政府一個不小的負擔。
解說:
錢,無疑是升級的必要條件,但是對于東北三省目前所面臨的經濟壓力,錢卻恰恰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GDP增速排名倒數,其中遼寧上半年GDP增速為2.6%,排名墊底,黑龍江和吉林分列倒數第三和第四。
盛來運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單一產業結構,確實是對于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以后,它的抗風險能力,抗市場沖擊能力相對的是比較弱的,所以它的經濟上應該是短期來看是面臨著不少的壓力。
白巖松:
東北在建國之后給共和國輸血一輸就是30多年。以至于后來這個彪形大漢自己都有些氣力不支了,當很多人非常簡單的說你的觀念轉不過來,想想看人家家里幾代人都在做一個合格的產業工人,突然這個產業結束了,他怎么去進行一種思維的轉型,因此有時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先是應該對東北說謝謝.
但是現實的問題它的經濟的確面臨很多的挑戰。好了。我們接下來馬上連線遼寧省社科院低碳發展研究所的所長畢德利。
畢所長您好,我們在應急預案中看到有一條,各燃煤單位如果出現了一級應急響應,立即使用低灰份潔凈的煤,長春的報道也說過我們現在在燃煤季節的時候,供暖季節會使用大量的劣質煤,我們改造它是缺錢嗎?還是缺其他的什么?
畢德利 遼寧省社科院低碳發展研究所所長:
我覺得缺錢這個是肯定的。但是我們想我們各級政府和各級政府的負責人,一定要想到我們發展是為了什么。如果我們認為發展是為了百姓,那些問題都是次要的,我們現在五中全會也提出來要把提高綠色指標在“十三五”規劃中權重指標中的權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環境質量作為更具約束力的硬指標,如果要是以這個為出發點,我想其他的問題都是次要的。
白巖松:
那要是像比如說北京,它的財政很充裕,因此它可以去補,變成煤改氣,等等。但是您支招,遼寧東北應該怎么辦?
畢德利:
我想從這個方面還是要在創新上去想辦法。要在體制創新上,技術創新上去想辦法。因為在這個在技術改革這方面有很多的好的技術可以解決燃煤和燃燒秸稈的問題。
白巖松:
您就說其實一方面投錢,另一方面要投入我們的智慧和技術。
畢德利:
對。還要在體制機制上都要搞創新,而且好多的技術都是在民營企業的手里面。比如說我們遼寧有一家叫承天新能源,它有一種生物質技術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但是我們在這方面,搞生物質氣化的這種歸口管理,像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農業部、建設部等等,他們都有這樣的管理權限,但是沒有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白巖松:
有好東西,不能立即變成一種好的這種結果。因此我們的確要用改革,要用創新,要用更開放的一種心懷去解決這樣的問題。非常感謝您。也但愿其實昨天沈陽的這1300多PM2.5成為未來的一件好事,是好的轉變的開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