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獨木舟”已干枯、開裂嚴重。
將“獨木舟”放到水里,呈現出美麗的花紋。
將“獨木舟”放到水里,呈現出美麗的花紋。
長6.7米寬0.6米,由雞翅木制成 有石器鑿痕,疑有上千年歷史
文/圖 記者黃文生、嚴建廣
一艘“獨木舟”身上隱藏著許多謎團。
8年前,臺山發現了一條“獨木舟”,這條“獨木舟”被新會一餐廳老板購買后,運到新會雙水鎮懸掛在餐廳中央,以吸引顧客。然而,“獨木舟”經歷了8年的風雨,目前已經干枯、開裂,該餐廳老板昨天解下“獨木舟”,放到水池里,“獨木舟”露出本來面目,現出彩色的木紋。這艘“獨木舟”能否重新修補?它的身世如何?它身上還有哪些未解之謎?
餐廳老板:“獨木舟”藏身灘涂深10米處
昨天,記者在新會雙水鎮東凌龍灣村一餐廳內,找到了餐廳老板張某,他向記者回憶發現“獨木舟”的經過。
據張老板介紹,8年前,在臺山大江鎮渡頭河邊上,當地居民在開挖魚塘。“當時我剛好經過這里,在靠近潭江邊一口魚塘里,看見一艘獨木舟浮在水面,走近一看,這艘船與眾不同,它是由一棵大樹造成的。據魚塘主講,這艘‘獨木舟’原來藏于深約10米的地下,當時挖掘出來時還可以載人。”
“當時我覺得它很有收藏價值,于是以800元買了下來。”張老板說,“我估計這艘‘獨木舟’建造時距離現在有幾千年了。”
張老板靈機一動,把這艘“獨木舟”放置在餐廳內供人觀賞,一擺就是8年。
八年風化:“體重”減少了300公斤
“8年來,‘獨木舟’‘體重’減少了300公斤。原來運回來時,過地磅時有500公斤,但現在只有200公斤。出現風化、干裂現象。”張老板對記者說。
記者看到,這艘“獨木舟”呈淺黃泥土色澤,舟長6.7米,寬0.6米,深0.4米,大約可乘坐6人左右。但可惜的是,8年來任由風吹雨打,船頭起翹已經掏空,半邊船板經風干后脫落,許多地方出現開裂現象。記者注意到,該艘“獨木舟”是由一根大樹木開挖而成,舟身沒有任何縫接的痕跡,且找不到一顆鐵釘,舟頭開挖處還清晰可見樹木的年輪,一圈一圈地往舟肚擴展、延伸。
面對它的不斷風化,張老板表示無能為力,“要讓它不再繼續風化,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護理。”
昨天,“獨木舟”被從餐廳搬進了水池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泡在水里的“獨木舟”現出“本來面目”。在浸水的地方顯露出色彩斑駁的花紋。
記者發現,這些花紋顏色突出,十分漂亮,縱橫交錯,如行云流水,一團團,一簇簇,色彩斑駁,令人入迷。
謎團1
它是什么材質?
從新會古典家具之都專門趕來的紅木專家楊偉就,在觀察了“獨木舟”這一變化后,認為“獨木舟”取材于千年以前的雞翅木。楊先生認為,以前雞翅木和酸枝木分布東南亞等地,包括了廣東、廣西等地,都有這些木材,但由于被砍伐及氣候變化,目前國內這些樹木已經絕跡,而東南亞近年這種木材也瀕臨絕跡。據介紹,雞翅木是制造船只、家具的上等材料,以前被民間列入世界五大紅木家具名木里面,排在紫檀、黃花梨、酸枝后面,列第四位。
謎團重重
謎團2
它有多長歷史?
“獨木舟”身世成謎,眾說不一。張老板說,他當時發現這艘船身上有石斧鑿出來的痕跡。記者采訪了“獨木舟”發現地的一些老者,世代居住臺山大江鎮的雷叔告訴記者,大江鎮開埠有700多年歷史,但開埠前已有當地居民在此生活,而開埠后所造船只,都是用木板所造,而用一塊木頭制造的船只,而又用石斧打造的,應該是當地原住民,少說也有千年以上歷史。
江門旅游文化學者何東認為,早在1957年,省文物工作隊在臺山廣海、赤溪、小江等地發現石鑿、石斧、石網墜等文物。而1982年,臺山文物普查隊在廣海發現沙丘遺址。經考古專家鑒定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距今已五千多年。2008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臺山銅古灣發現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腰古沙丘遺址,“從各地發現的遺址和遺物看,當時珠江三角洲的部落居民,以漁獵、捕撈經濟為主,崗丘臺地遺址或已兼營農業,并且出現了定居聚落,但沿海一帶的沙丘遺址,則多屬半定居或流動性棲息的遺址。”由此可見,遠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山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是那時期使用的原始工具,那時是用石斧砍樹,并制造“獨木舟”,其表面比較粗糙,凹凸不平;而鐵器打造的木頭比較平滑,臺山這艘“獨木舟”表面凹凸不平,有石器打造的痕跡,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征,有可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關注
這艘“獨木舟”能被修復么?
由于缺乏保護,目前“獨木舟”出現風化、干裂現象,那“獨木舟”還能修復并使用么?據古典家具專家冼聯廣介紹,“獨木舟”其實是可以保護的,由于“獨木舟”長期浸在泥土里,與世隔絕,千百年來沒有氧化,出水時仍保持良好,仍可使用,但出水后由于環境改變,木質亦會發生變化,因此,凡是從河底、泥土里打撈上來的千年木頭、船只,要立即進行蒸干處理,蒸干后最好再涂上保護油漆,與外界空氣隔絕,這樣就不會變形及開裂。
據介紹,目前這艘“獨木舟”難以復原使用,但出水已經8年,不會再開裂了。
鏈接
各地發現的“獨木舟”
江蘇、福建、廣東沿海地區都發現過“獨木舟”,目前全國各地博物館收藏獨木舟20多艘。而記者從資料記載發現,1958年,江蘇武進縣出土“獨木舟”,據考證是春秋戰國時的獨木舟,長11米,寬0.9米,深0.4米,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廣東化州市有一家博物館珍藏著一艘“獨木舟”。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