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論劍
本周市場在券商股的強勁拉升下迅速回溫,私募人士認為,券商板塊一直處于滯漲狀態,具有回補動力。此外清理配資大限已過,利空基本出盡,市場進入平穩期,后續金融創新政策有望刺激券商股回暖。目前反彈有相當幅度,具有一定回調壓力;看好環保等“十三五”規劃支持的行業投資機會。
券商股回補動力足
中國證券報:本周券商股表現強勁,背后邏輯是什么?是否具有持續性?此次券商異動與去年券商股行情有哪些區別?
黃道林:本周券商股啟動的主要邏輯,一是技術上超跌,其實本輪股災券商股跌幅巨大,中小創的反彈給券商股的反彈樹立了榜樣;二是受消息面利多因素刺激,比如人民幣加入SDR、深港通、A股指數加入國際指數等。上述兩者疊加促成了本輪券商股反彈,從量能和力度來看,應當具有持續性,與去年行情的不同之處在于,券商股現在只能定義為反彈不能說是反轉,去年券商股從技術上看屬于主升浪。
李云峰:背后邏輯包括,一是從“6·15”下跌以來,多數板塊取得不錯的正收益,很多個股已經漲回前期高點。但券商板塊一直處于滯漲狀態,從行業收益差距來看,券商股具有回補動力;二是從基本面來看,清理配資大限已過,利空基本出盡,市場進入平穩期,后續金融創新政策有望刺激券商股回暖。
預計行情的可持續性很低。經過前期大幅下跌,某些金融創新得以整肅,投資者更趨理性,券商業績未來難有爆發性增長。
與上一輪券商股行情主要區別包括:一是市場環境不同,去年進入11月之后,行情在“一帶一路”、改革創新等主題帶動下啟動,且當時的市場環境寬松;二是投資者情緒不同,經過此輪下跌,套牢盤較多,市場分歧較大。
中國證券報:10月以來,中小創反彈力度大,不少個股股價創出年內新高,從估值及市場偏好等方面看,如何判斷未來中小創的走勢?
黃道林:中小創是上輪行情的主流板塊,也是本輪下跌的重災區。由于下跌來得太突然,加上某些人為因素,一些個股的主力根本來不及出逃。主力沒能脫身的個股,反彈力度自然大,創新高也就不難理解。如果用傳統的方法來評估中小創,基本上沒法看。但是從國家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來看,中小創具有高估值的合理性。未來中小創的趨勢還是以分化為主,一哄而上的概率幾乎沒有。
李云峰:自9月反彈以來,中小創已經出現近40%多的漲幅。從估值來看,創業板整體估值處于較高位置,短期存在回調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經濟發展的大機會在新興產業,市場必然偏好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新經濟。在當前環境下,必須嚴把估值關,精選有業績支撐的個股。
看好“十三五”投資機會
中國證券報:近期是否會加倉?對四季度市場有哪些判斷?
黃道林:近期不宜加倉,畢竟一些個股已反彈至風險區。四季度行情會一波三折,但系統性機會大于系統性風險。
李云峰:不會加倉,但存在移倉換股的可能性。
從市場博弈來看,三季度成交密集區阻力較大,市場仍是以存量資金為主導,在沒有增量資金以及市場熱點飄移的情況下,四季度難有大行情。由于創業板存在獲利回調壓力,四季度更多可能是市場風格在主板和創業板之間來回切換。短期不建議追高,耐心等待回調機會。
中國證券報:在經濟未看到筑底的情況下,現階段行情突破向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黃道林:一是政策。實體經濟不好誰都知道,但實體經濟由不好轉為好卻少人了解,政策才是關鍵。此輪反彈行情必須有政策保駕才能持續,并產生突破。二是信心,市場信心比金子還貴,信心來自市場本身,不再出現黑天鵝,不再出現人為做空。
李云峰:在經濟基本面較差的情況下,需要增量資金入市驅動行情。驅動力來自多個方面: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寬松超預期,流動性充裕;國企改革、金融改革等能夠超預期加速推進;利好消息釋放,提振市場信心,比如深港通的開通,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等。
中國證券報:近期“十三五”規劃披露,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把握?具體看好哪些行業或主題?
黃道林:關于“十三五”的投資機會,有一個行業值得高度關注,那就是環保行業。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并要求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美麗中國、環境治理的相關產業都會有大的發展機遇。
李云峰:一是低碳環保。環保問題迫在眉睫,清潔能源將成為“十三五”環保規劃的抓手,清潔能源的加速發展將成為新常態下節能減排的主要方式。降能提效、綠色發展是長期發展的前提,未來非石化能源和清潔能源作為剛需,將迎來較大市場空間。
二是人口政策。2014年中國0至14歲低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6.5%,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低0.1個百分點,低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老齡化加速和少子化加劇并存的人口結構問題十分突出。全面二孩政策已經提上日程,而人口政策撬起的產業鏈條涉及到方方面面。
產業變遷指引投資方向
■私募操盤
近幾個月來一直溫吞水的金融股在本周出現火爆走勢,尤其是券商股高舉高打,持續、反復沖擊漲停板,極大地提振了各路資金對A股市場的信心,提振了持股底氣。金融股已成為A股中流砥柱,有望成為未來強勢股的集散地。
關于金融股在近期持續大幅上漲的邏輯眾說紛紜。有分析人士稱,主要原因是主流券商在近期紛紛提升了藍籌股的融資標的折算率,釋放了數千億元流動性。因此,流動性好的金融股成為新增資金關注的焦點。而券商股也有望借融資規模的拓展獲得收入的提升,進而提升估值水平。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是銀行利率持續下行,使得券商股的融資息差持續拓展,券商盈利能力迅速提升,促使整個券商股的估值重心迅速上移。
這些邏輯的確有些道理,但最為根本的因素來源于當前金融股股價位置與其產業地位并不匹配。因為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持續壯大的路徑來源于金融與創新的引擎。創新離不開金融的支撐,金融也借創新獲得拓展產業空間的契機。但目前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板指的平均市盈率一度出現沖擊100倍的態勢,而金融股只有10余倍的市盈率,銀行股更是只有5倍市盈率,與其產業地位不匹配。
金融行業的產業地位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實力迅速提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金融行業發展程度與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并不匹配。我國需要大力發展金融產業,以減緩經濟周期波動帶來的壓力。與此同時,經濟實力的強大也帶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的理財需求旺盛,這就催生了民間金融業的發展。
當前市場參與者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居民資產配置的方向,將從前些年的不動產走向股權資產。此時券商、銀行的理財與投資部門的重要性迅速顯現出來,這不僅意味著A股未來美好,還意味著券商、銀行、保險、信托、租賃等諸多金融產業部門的成長空間樂觀。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居民資產配置方向的轉變,意味著金融產業不是一個周期性行業,而是一個朝陽性產業,這無疑會提升金融股在二級市場的估值溢價預期。
目前金融股的漲升力量來源于兩點。一是估值落差帶來的估值復蘇的能量。這既是因為當前金融股與創業板估值坐標的落差所帶來的做多勢能,也是因為當前金融股市值、估值坐標與保持7%左右經濟增速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總量不匹配所釋放出的估值復蘇能量。二是金融產業地位提升、金融產業成長空間廣闊所帶來的估值重心上移的強大引擎力量,意味著金融股在本周的漲升可能只是序幕,只是長線實力資金嘗試性建倉所引發的拉升效應而已。
建議投資者積極跟蹤金融股,從產業變遷的角度尋找投資機會。目前來看主要包括兩條主線。一是圍繞居民資產配置重心轉變帶來的投資機會。這已經給券商、信托帶來了新的產業蛋糕,比如上市公司熱捧的員工持股計劃,均是帶杠桿的,分為優先級與劣后級,即員工拿出部分資本金,然后加杠桿向社會發行有固定收益預期的理財產品,意味著居民現金資產通過理財產品的方式實現資產證券化,說明券商業務范圍有持續拓展的空間。二是圍繞產業與金融資本融合的發展方向尋找投資機會,主要是指金融控股平臺的設立,比如擁有租賃、信托、銀行、證券、小貸等諸多業務或部分業務構成的上市公司,他們在金融業務整合方面擁有強大的優勢和高企的盈利能力。
經濟基本面出現好轉
■談股論金
先前,人們普遍對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懷有悲觀情緒。但是,最新公布的10月財新PMI超出人們預期,為48.3%,明顯優于前值47.2%,也優于預期值47.6%。同時,最新公布的官方PMI與9月持平。10月財新PMI超出預期的明顯回升,顯示中國經濟增長下滑的速率趨向走平,連續出臺的微刺激、穩增長措施有所見效,預期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會有所企穩。
雖然10月財新PMI超預期的回升并不意味著這項指數所涵蓋的中國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經營狀況已走出困境,只是說明制造業的減速過程可能放緩,但是PMI仍低于50%的水準,顯示制造業處在收縮中。盡管如此,有些新數據還是令人鼓舞的。新訂單、生產、就業等分項轉向回升,新出口訂單明顯跳升。生產指數比上月上升2.3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上升1.6個百分點,就業指數回升0.7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更是跳升6.1個百分點,升至50.7%,進入了擴張區間,這些都是一些好兆頭。
在經濟生活中,影響更為長遠的是《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建議》。其中重要的有這些。
由現在起到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說明經濟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個時期雖然面臨諸多風險隱患、多重矛盾疊加,但是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質量為中心,加快經濟結構的轉換,就能實現發展目標。
創新是未來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創新處在國家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將引領中國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經濟增長的推動力,由主要依賴投資、出口,轉向更多地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以擴大服務消費為重點,帶動消費結構升級,使得經濟增長能實現增長結果全民共享,經濟增長協調發展,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經濟增長紅利。
從股票市場的角度看,股票投資面臨機遇期。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創新的蓬勃發展,會使一大批企業在未來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股票市場長期向好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短期看,經濟數據出現企穩跡象,這決定了股市在最近一段時間內下行空間有限。此前,我們曾預期股票市場會出現區間波動,以等待新數據的支持。目前看,向好的數據來得有些早,股市也提早出現向上突破的苗頭。不過,現在的經濟面狀況難以推動股市連續向上,因此股市出現連續上升的概率不大。預計股指上升一段時間后將進入新的調整時段。
尋找有想像空間標的
■投資感悟
觀察本周市場走勢,有一點可以確認,市場基本從股災的恐慌之中恢復過來,投資者開始調高對股價的中期預期,各種故事開始在市場流傳,個股活躍度增強。接下來,市場可能是一種震蕩格局,上證指數或許處于3000點到3500點的區域中,這是目前估值較為合理的區間。挑選投資標的時,尤其要注意標的的想像空間。
估值空間短期難以提升,改革夢想的空間將成為股價爬升的主要基礎。從目前宏觀經濟的總體格局看,短期內要扭轉頹勢比較困難,中國經濟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某個行業估值的提升難度較大,但是如果從夢想或者預期的角度來看,傳統行業具有較大上升空間。比如時下熱門的國企改革,大多數國企遇到轉型問題,原有的行業不景氣,有問題才有改革的需求。中國股市素有弱市炒重組的特點,隨著大量個股股價跌到較低位置,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重組預期的低價國企股首先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板塊。
未來行業需求的爆炸性增長預期是重要的想象空間。就像前期的互聯網金融個股的炒作,投資者預期的是整個互聯網金融需求的快速擴張,其對應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受到了資金的熱烈追捧,因為大家都無法準確估計未來的需求有多少,但肯定會是爆炸性增長,這就足夠支持類似東方財富、同花順等成為超級大牛股。再舉個例子,隨著國家對工業排放的強制性監管,從事工業尾氣處理的相關企業將迅速獲得巨大的市場空間,特別是短期內的市場需求猛增,給他們的業績帶來迅猛增長。還有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正在進入井噴時期,對于新能源電池、充電樁等的需求是爆炸性增長,這類公司的股價肯定會節節走高。循此思路,可以找到類似的行業,然后自上而下找到代表性公司。
某些特定事件的刺激帶來的實質性利好預期,主要看好上海迪士尼。迪士尼樂園的設立將為上海帶來大量游客,上海市的旅游消費行業將實質性受益。雖然目前相關個股有過一輪表現,但是股價仍有較大空間。上海的上市公司中,大型國企估值相對穩定,而很大一部分中小型國企,本身業績尚可,資產質量不錯,如果疊加上國企改革的因素,這些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將具有更大的表現空間。迪士尼對于上海本地股的意義,一方面在于實質性受益,另外一方面為這些公司的預期打開了一個夢想的窗口,值得重點關注。
補漲的空間也是一種想象空間。如果大家都漲了,沒有漲的就會有資金關注,產生補漲。隨著創業板、中小板好多個股逐步反彈,甚至摸到了前期的高位,那些漲幅不大的主板個股就有了補漲的想象空間。在我們不斷看到妖股橫飛而感嘆的時候,不妨找幾只還沒怎么漲的主板低價股做個儲備,補漲或許隨時到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