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11月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景洋、胡星)11月5日,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到阿里巴巴集團調研,并為“雙十一”加油打氣,釋放出鼓勵創業創新、規范網絡交易、刺激消費需求等多重積極信號。有評論指出,張茅此行是9月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鼓勵部長們“走下去”后的積極表率。
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沃土,有很多新事物、新情況,也存在新矛盾、新問題。創新政府管理,尤其是面對“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領域,部長們很有必要帶隊多到互聯網公司“走走基層”,看看自己所在行業發生的新鮮事例,取些新經驗上來,而不是墨守成規,按老套路出牌,甚至覺得“互聯網+”到哪里就亂到哪里,管理效果不好就想辦法“掐死”。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正在轉換,面對新科技帶來的全新經濟模式,政府部門要尊重全新邏輯、給足發展空間。回顧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微信等飛速發展,無一不蘊含著主管部門“默契”的包容。張茅局長在阿里調研后,想必對維護好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秩序需要企業、行業、社會、政府共治有了更深體會。聯想起正在征求意見的“網絡約車新政”,如果有關部門也能與互聯網平臺共謀共治,或許豁然開朗。
“高手在民間”,對于分享經濟,政府不是旁觀者,也不應是主導者。回歸政府服務、監管職能,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利益、促進產業發展的,就該得到鼓勵。實在看不準、不會干了,中國的改革智慧告訴你,基層的創造力會給你上生動一課。
既然“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已經寫入“十三五”規劃建議,又有總理的明確要求,部長們也多該到互聯網企業走走基層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