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以來,大盤觸底反彈,A股板塊輪動頻率加快,ST板塊中,*ST美利、*ST蒙發、*ST成城等股本月漲幅已超過兩成。市場人士認為,每年的四季度,市場都會產生炒重組摘帽題材的沖動,資金追捧具有摘帽和重組預期的ST股。不過,投資者也要注意重組失敗的可能性,慎防踩到地雷。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23只ST股披露了2015年年報預告,其中有14只個股預計年度業績將扭虧,6只個股續虧,ST宜紙首虧。在14只扭虧ST股中,有6只個股披露了年報凈利潤預計同比最大增幅,其中,*ST申科、*ST霞客雖然年報業績預計扭虧,但由于資產處置進程不確定性等多種因素,仍存在暫停上市風險。而有4只ST股由于經營改善導致年報業績扭虧確定性強,因此或迎來摘星行情。
重組翻身個股顏值高
記者從尚未披露年報預告,但已披露三季報公司目前業績情況看,*ST酒鬼、*ST天化、*ST華錦、*ST水井、*ST建機、*ST中魯三季度均扭虧,同時中報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這些可能摘帽。*ST廈華和*ST古漢兩家公司三季度業績扭虧,但中報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有望摘星。
“ST板塊一向是最易出現‘妖股’的板塊。一方面是容易出現資產重組導致股價暴漲,另一方面是經營一旦出現反轉股價也會出現大幅度拉升。”廣州證券一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四季度行情逐漸深入,各大ST公司均打響“保殼戰”,部分扭虧股年底有望走出大牛行情。
今年以來重組泡湯案例增加
記者了解到,除通過業績改善摘帽除星之外,ST股還有一種“翻身”方式,就是通過重組。從近一年重大重組事件來看,有16家ST公司進行了資產重組,已完成的有4家,包括*ST天化、*ST南紙、*ST金化、*ST國通。正在走流程的有7家,另外有5家中途重組失敗。
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已公布的34家ST公司三季報中,20家業績仍處于虧損狀態,或迫使公司不得不將“保殼”視為公司第四季度的頭等大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市公司宣布終止重組的案例明顯增多。粗略統計,10月以來宣布終止重組的上市公司有數十家之多。而同花順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以來已有10多家T族公司的重組計劃泡湯。10月23日,*ST酒鬼公告終止了自6月8日停牌籌劃的資產重組事項。該股復牌后連續5天跌停。
在7月29日的投資者說明會上還表示重組正在推進中的*ST秦嶺,7月31日突然公告終止重組,之后公司為此再開投資者說明會接受中小股東“盤問”,解釋終止重組原因,但投資者并沒有接受公司的解釋。自8月5日復牌后,*ST秦嶺連續4個跌停。
同信證券分析師胡紅偉表示,ST類公司一旦重組失利,多數情況下市場會用腳投票,會連續出現多個跌停。即使重組成功了,因為價格較高和重組質地較爛等原因,ST類公司也面臨巨大的風險。加上目前管理層對偏離估值的題材股監控越發嚴厲,因此炒這類題材股的投資者還是要注意規避。
重組成功率高公司有特征
如何判斷重組的風險和把握機會?廣州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廣文表示,重組成功概率較大的公司,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大股東背景很強;資產關聯度以及盈利能力較強;重組后的資產對現有資產是增量,回報率比現有資產要高,估值合理。此外,投資者還應多關注預案提出不久和批復后真正能實施的上市公司。
在操作時間的把握上,摘帽行情中最瘋狂的上漲階段往往是在公司摘帽之前。而當公司真正的摘帽更名之后,最佳投資機會已錯失。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