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6日訊
證券時報
券商10月利潤大增 四季度增長可期
23家上市券商近日披露的10月份財務數據顯示,券商行業在10月份單月凈利潤環比大增,其中9家券商凈利增幅超過100%。
數據顯示,23家上市券商中,除長江證券、西南證券2家10月份凈利環比下降之外,21家券商10月份營收及凈利潤環比均實現增長。其中單月營業收入環比增幅超100%的券商有3家,分別為國信證券、山西證券和太平洋證券;10月份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100%的有9家,分別是廣發證券、國信證券、東北證券、國海證券、山西證券、太平洋證券、東方證券、國金證券以及方正證券。
凈利潤環比增幅最靠前的是太平洋證券,該家券商10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8639.63萬元,環比增長243.97%,同比增長194.49%;實現凈利潤18292.73萬元,同比增長423.51%,環比增幅達4047.73%。
相比較9月份券商行業的整體表現而言,10月份券商行業業績可謂大幅改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23家上市券商有14家單月凈利潤環比下滑,凈利環比增長超過100%的僅有2家。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券商業績環比改善存在較大確定性。10月份指數全線飄紅,日均成交量和兩融數據也有明顯恢復,10月上證綜指上漲7.61%,日均成交量8836億元,同比增長52.5%;10月兩融平均規模9869.62億元,較9月增長3.61%。券商10月自營、經紀、兩融均恢復性增長。國金證券研報也認為,10月份券商業績改善,投資、經紀、兩融三大業務均重啟增長。
多家券商研報預計,四季度券商業績仍將大幅增長。平安證券稱,券商業績三季度見底,預計四季度券商業績環比大幅增長,估值處于安全底部。
公開信息顯示,10月份有多家券商積極地啟動了再融資。10月22日,東吳證券調整增發方案,定增發行底價由15.83元調整為11.50元,募集總額由不超過60億調整為48億;10月29日,太平洋延長配股決議有效期6個月,擬募資規模45億;11月2日,申萬宏源就增發140億元申請反饋意見;11月4日,山西證券增發40億獲批。
國金證券研報提到,券商積極地啟動再融資,表明對于公司未來發展信心,也將促進公司基本面的繼續改善。同時,行業政策面也在積極改善,鼓勵并購重組、再融資不斷放行、IPO重啟預期提升等積極政策將釋放證券行業發展動力,提升業績貢獻。
截至昨日,券商股已連續兩日集體爆發,帶動大盤震蕩走高,11月5日滬指報收3522.82點,漲幅1.83%,收復3500點失地。
第九屆金博會暨首屆國際創客大會在深舉行
“雙十一”電商N種拼 贏得消費者才算贏
年關將至 上市公司 頻現業績承諾“反轉劇”
游資“新盟主” 華泰廈禾路操盤手法解密
滬股通凈賣出38億 創4個月來新高
連續三季減倉 QFII持股市值大幅縮水
發改委研究專項計劃 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
工信部回應電信企業合并:目前未開展任何相關工作
同方國芯推800億募資 創A股最大定增紀錄
下跌“后遺癥”發酵 19家公司終止重大事項
三大利好推動 光伏發電又現“裝機潮”
大宗商品交易場所整頓大限臨近
“仙股”妖氣重 看美證監會如何監管
直投業務遞進式松綁 九家銀行獲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首頁123下一頁尾頁 單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