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金小茜)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金融在過去的發展得到了認可,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網貸正逐漸向金融正規軍蛻變,未來3年P2P網貸行業將達到10萬億元的規模。
P2P(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小額借貸交易)網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的中小微企業以及個人。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10月份,P2P平臺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宜信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唐寧表示,盡管邁入了“萬億時代”,但我國P2P網貸行業規模尚小,仍處于發展早期。網貸平臺金信網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安丹方也認為,萬億元只是一個開始,未來3年網貸行業將達到10萬億元的規模。
對于行業的規范發展,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表示,未來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會趨于嚴格,但還是會給從業者一個寬容的環境。
就P2P網貸行業而言,安丹方認為,行業發展至今,最突出的問題是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行業野蠻生長,問題平臺大規模出現,這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相關監管細則應盡快落地,監管部門在“規范”的同時,也要考慮“發展”,宜建立行業保障機制和退出機制,避免系統性危機的發生。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