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5日訊
11月4日,A股終于迎來大漲行情,滬指收漲4.31%報3459.64點,深成指收漲5.29%報11884.9點,創業板指漲6.38%報2584點。兩市僅有4只個股下跌,而券商股出現井噴式上漲,24只券商股全線漲停,70億資金流入券商板塊。此外,保險、軟件服務、醫療保健、互聯網等板塊也紛紛大漲。兩市合計成交9940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放量3681億元,深市量高于滬市1418億元,連續第29天超滬市。
截至11月4日,兩市融資余額為10494.58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205億元;其中,上交所融資余額報6364.5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18.14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4130.03億元,增加86.88億元。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10524.2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386.12億元,兩市融券余額為20.47億元。
從兩融行業交易來看,11月4日,兩市所有行業板塊均為融資凈流入,其中,融資凈買入額前10名行業分別為非銀金融、傳媒、機械設備、化工、有色金屬、房地產、電子、醫藥生物、商業貿易、銀行,凈買入額分別為30.1億、14.3億、13.4億、13.1億、11.19億、11.02億、10.93億、10.15億、9.86億、8.13億。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融資資金連續第五個交易日凈流入非銀金融板塊,該板塊昨日集體暴漲,24只券商股集體漲停,4只保險股中,新華保險、中國人壽漲停,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漲幅均超5%。
24家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凈利均錄得高增長,增幅均超過160%。券商行業高景氣度一覽無余,券商股也獲證金系青睞,多達22家券商在三季度獲得證金公司、匯金公司或中證金融資管計劃進駐。業內人士認為,券商板塊是與行情高度相關的周期板塊,隨著近期大盤回暖,四季度業績有望在三季度的基礎上回暖。
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丁文韜表示,目前市場流動性寬裕,人心思漲。而券商業務想象空間較大,股價估值也偏低,容易成為行情突破口。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稱,今年底很有可能重現去年的情況,大金融可能有一輪非常不錯的漲幅。
從兩融交易個股來看,11月4日,融資凈買入額前10名分別為中國平安、海通證券、中航資本、東方財富、民生銀行、中信證券、蘇寧云商、恒生電子、物產中大、西南證券,融資凈買入額分別為4.99億、4.89億、4.84億、4.75億、4.04億、3.83億、3.40億、2.61億、2.61億、2.59億。上述個股當日均出現大漲。
融資凈賣出額前5名分別為中國人壽、長春高新、東方航空、興業銀行、天成控股,融資凈流出額分別為2.93億、2.69億、1.63億、0.70億、0.69億。
市場普遍認為融資做多對當日股價有一定的拉動作用。11月4日,從融資買入額占當日成交的數據來看,冠農股份、東方通信、以嶺藥業、湖北宜化、健民集團的融資買入額占成交比最高,分別為46.14%、44.85%、43.04%、42.94%和42.52%。
大盤或震蕩上揚 關注大金融及高送轉預期個股
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4日宣布,經兩岸有關方面協商,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于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受到上述利好消息的提振,當日兩市福建板塊應聲大漲,投資者進場做多的熱情再度大幅提升。盤中雖然央行與港交所分別否認了深港通年底出臺的可能性,但金融板塊已是聞風而動,全面起舞。加之近期中信證券調整兩融擔保折算率,藍籌股折算率提升,進一步提升了藍籌股的投資價值。在上述幾大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上證綜指終于擺脫近期的頹勢,正式展開了中級反彈第二波的上漲行情。
中原證券稱,周三上證綜指一陽吞七陰,盤中股指再創本輪反彈新高。隨著藍籌股炒作行情的啟動,未來上證綜指再次沖擊年線上方壓力的可能性大大提升。雖然周三兩市股指放量大漲,但兩市成交量并與有效放大,顯示出當前投資者依然較為謹慎,后市大盤持續大漲的可能性較小,小幅震蕩上揚的格局可能會繼續延續下去。預計上證綜指短線繼續震蕩上揚,后市存在挑戰3500點上方壓力區域的可能。預計創業板市場繼續震蕩上揚,挑戰2600點上方壓力的可能較大。
巨豐投顧認為,大盤在3250-3450點區間盤整已有18個交易日,昨日強勢放量上攻,反復跳水下探3300點的短線調整宣告結束,后續將沖破3450點平臺上軌。
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稱,今年底很有可能重現去年的情況,大金融可能有一輪非常不錯的漲幅。金融股的走勢最相關的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力度很強,這一階段可能會在11月份人民幣加入SDR產生特別大的歷史節點,SDR如果真的加入進去,效果比去年的滬港通更大,加入以后需要有萬億的美元放到人民幣平臺上。大金融中,券商排在首位,而保險股是中長期的品種,屬于戰略品種。
華福證券認為,當下市場,經歷十月的反彈之后,短期浮籌清洗即將完畢,而私募大佬被抓幾日后,游資短期觀情緒結束。因此,百點長陽開啟反彈新行情,但走勢上還將是震蕩趨勢,具體重個股輕指數。至于機會方面,建議重點關注低估值個股以及年報高送轉預期標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