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羅漢章 陳海生 文/圖
躺在病床上的小田全身可見多處刀傷。
傷者田先生被扶下車后,躺在地上等待救援。
統籌:新快報記者 陳海生
制圖:王云濤
事發廣深高速黃埔段,傷者質疑為何行兇者能帶刀進車站乘車
前天下午4時30分許,一輛開往深圳龍華的大巴從廣州流花車站開出,車上有準備去深圳一起拼搏的小情侶、有去龍華探親的陜西大哥。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輛承載希望的大巴,險些變成一輛“死亡大巴”。在廣深高速上,車上一名男子突然持刀傷人,在大巴臨停蘿崗高速出口附近后,該男子又劫持了一名女乘客。民警和其他乘客對行兇男子多番勸說均未果,就在該男子將刀尖劃破被劫持女子喉嚨的千鈞一發之際,民警開槍將其制服(見本報昨日A24版)。
事發 大巴上男子突然揮刀傷人
37歲的袁先生來自陜西,曾在2000年來過廣州,前幾天,他從寧波搭火車南下廣州,然后轉搭大巴去深圳找他弟弟。在火車上,袁先生結識了小田和小田的女朋友小吳,在得知他們兩人也要去深圳后,三人便于前天下午4時30分,一起在流花車站搭車前往深圳龍華。小田和小吳坐在車廂內右側的第三排,袁先生則坐在車廂左側的第一排,當時車上有20多個人。
大巴在廣深高速上飛奔,正在打著電話的袁先生突然看到,小吳扶著全身是血的小田來到司機旁邊,神情激動地喊道,“我男朋友被人捅了,誰快幫我報警啊。”袁先生連忙收起電話,并將神情痛苦的小田扶到了前門旁邊的座椅上,捂住小田的傷口后,找來衣服幫他止血。袁先生稱,司機見此情景后,嚇得兩手都在發抖,而捅傷小田的男子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言不發。
袁先生告訴新快報記者,他見過這種場面,知道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激怒行兇男子,于是他一邊安慰小吳,讓她不要喊叫,一邊安撫司機,“全車20多人的命都在你手上,你千萬不能緊張。”袁先生說,在此過程中,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該男子,尋找時機上前制服,“但他刀不離手,始終沒有機會。”袁先生說,因為高速上不能停車,司機只能找最近的出口下高速。
臨停 女子被劫持,民警疏散乘客
近半個小時后,大巴駛下了蘿崗高速出口,此時的小田已經因失血過多臨近休克了。
在出口左拐出開創大道約100來米的位置有一個警務亭,司機當即在該崗亭旁邊靠邊停車求助。隨后司機打開前門,袁先生和小吳將小田扶下大巴,袁先生告訴記者,此時行兇男子面無表情,淡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抽煙,不時地看外邊的情況,而別的乘客也因受了驚嚇,不敢輕舉妄動。
幾分鐘后,一名持槍民警帶著一個輔警到場,袁先生也想上車勸一下該男子。袁先生說,當時他在距離該男子約一米多的位置,“我說兄弟,你已經傷到一個傷者了,你已經錯了一次了,你不能再錯下去了。”袁先生說,可能是因為該男子看到了民警持槍,情緒較激動,他非但不聽勸,還突然用左手“鎖住”其左手邊的一名女孩的喉部,并用刀抵在她胸前,對著民警大喊,“不要過來,不然我刀子就捅進去。”這時袁先生看到,該男子身高1.6米多,而被劫持的女孩則矮了他一個頭。
袁先生說,當時車上還有其他乘客,民警只能一邊安撫該男子,一邊慢慢疏散車內的乘客。袁先生稱,車后的乘客一個個從該男子身旁走過,他們如果能乘機奪下男子手中的刀的話,或許就不會發生后面的事情,“但可能大家都被嚇壞了,也怕傷害到人質,都不敢輕易出手”。
開槍 刀尖已劃破被劫女孩脖子
在車上的其他乘客都下車后,民警又勸說了該男子近10分鐘,但該男子反而威脅民警不把槍收起來,就要捅人質了。隨后,該男子要求啟動大巴車,當時車上有行兇男子、被劫持女子、司機、民警、輔警以及袁先生。“起初行兇男子想要讓車開回廣州,但經民警規勸后,答應把車開到蘿崗(街)派出所。”袁先生稱。“在到達派出所前,我們一直在給該男子做思想工作,但他說,‘你們不用勸我,我知道自己會怎么樣’。”袁先生說。
袁先生告訴新快報記者,在路上,該男子還提出要求給他父親打電話,他原以為這會是解救人質的良機。但該男子讓被劫持的女孩自己拿出手機,“他念數字,女孩撥,他拿刀的手也一直緊握著。”袁先生說,該男子跟父親講著廣西方言,語氣比較平緩,“但就是這通電話后,他的情緒變得很緊張”。
此時,大巴車已經到了蘿崗街派出所門口,車下還有其他民警在等候。袁先生說,該男子找借口想讓司機掉頭,而此時司機已經離開方向盤準備下車,“該男子見狀,情緒激動地大喊,‘不能讓司機下車,不然我就把刀子捅進去了’。”袁先生看到,被劫持女孩的喉嚨已經被刀尖劃破,她隨時有生命危險,“就在此時,車內‘砰、砰、砰’連續傳來三聲槍響”,離男子1米左右的民警,趁其注意力在司機身上時,果斷開槍將其制服。該男子隨后經醫護人員搶救無效死亡。
袁先生說,該男子中槍后癱坐在了座椅上,而該女子被他送到派出所內,“那個女孩都被嚇得渾身發抖,六神無主了”。袁先生等人在派出所錄口供錄到昨天凌晨,錄完口供后,他讓民警送他到小田所在的醫院,“我想看看這邊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
回訪 司機曾下車向警務亭求救
昨天上午,新快報記者來到大巴臨停的開創大道與云埔一路相交處附近的警務亭旁,事發時在附近搭客的摩托司機小劉告訴記者,大巴停下后,一名受傷男子被另外兩人攙扶下車,隨后躺在了地上,“守候在旁的女子哭得很傷心”。而當天警務亭的值班人員廖先生告訴記者,大巴停下后,司機一路跑過來敲門求助,“說車上有乘客受傷了,被捅了好多刀”。
小劉告訴記者,車停下約10分鐘后,到場的民警持槍上了大巴,小劉走到大巴前門看到,車上一名身高約160厘米左右的年輕男子,瘦瘦的,拿刀抵在了一個僅有十幾歲的年輕女子的胸前,“民警在跟他談判,但聽不清楚說了什么”。小劉從車上其他乘客處了解到,持刀男子劫持女子前,曾毫無征兆地拿起水果刀對著他前排的乘客連續捅了很多刀,“民警到場五六分鐘后,大巴駛離了現場”。
傷者 為何行兇者能帶刀進站上車
昨天中午,新快報記者在蘿崗區中醫醫院住院樓三樓搶救室內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小田。他的右手被紗布包得嚴嚴實實,其裸露胸前的多個傷口處也貼著紗布,還吸著氧,精神狀態比較虛弱。據了解,小田全身共受9處刀傷,其中傷口最深的位于左側胸腔附近。回想起事發一幕,小田仍驚魂未定,“要是刀口再靠近心臟一點點,我就沒命了。”
小田告訴新快報記者,他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流花車站上車時,他們都接受了安檢,“但為什么行兇男子能把這樣一把長十幾厘米的菜刀帶上大巴?”小田說,車站的安檢存在漏洞,車站方面必須要給他們一個說法。小吳稱,事發后,小田被送到醫院,好在是派出所的民警跟醫院打了招呼后,醫院才對他進行了搶救,“事發到現在,未見到有任何車站及大巴所在運輸公司的人員到場”。小吳說,她還聽說小田的醫藥費要他們自己負責,“我們現在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廣州市汽車站(流花車站)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蕭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已經獲悉此事,正配合警方調查,不方便回應其他問題。
特寫 “我當時還清醒,怕他傷害我女朋友,我不能跟他吵”
今年24歲的小田來自貴州,此前在東莞上班。前幾天,他特意到寧波,帶女朋友小吳一起南下深圳打拼,小田相信,只要他和小吳一起努力,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在南下的火車上,小田緊握小吳的手,對未來充滿了向往。在火車上的20多個小時,小田與袁大哥相談甚歡,在得知袁大哥也要去深圳龍華,他們三人決定將緣分延續,一起搭車前往深圳。
4時30分,大巴從車站開出,不出意外,兩個多小時后即可到達目的地。大巴上了高速沒多久,小田接到侄子的電話,“他說不知道怎么用信用卡,怕被騙。”小田說,那你拍張照片過來給我看下吧,小田電話都還沒來得及掛,拿手機的右手就麻了,“坐在我后面的男子拿著水果刀,戳了我的右手好幾下”,還沒等小田反應過來,該男子又拿刀連續刺了好多下他的胸膛,小田的右手和胸膛頓時鮮血直流,“我當時還清醒,我怕他傷害我女朋友,我不能跟他吵”。
在聽到男友在生死瞬間還想著保護自己,小吳心里五味雜陳,從前天晚上到昨天中午,小吳沒吃一口飯,沒合一下眼。小吳希望小田能盡快好起來,不要留下后遺癥,跟她一起實現他倆心中的“深圳夢”。
運輸公司 正與保險公司協商理賠
昨天下午,記者在流花車站的班車表上看到,負責“流花車站-深圳龍華”的運輸單位為“寶路華新達”,記者隨后聯系上這家名為“深圳寶路華新達運輸有限公司”營運部的黃先生。黃先生向記者證實,事發車輛確屬他們公司,目前車輛和司機均在廣州這邊配合警方調查。
黃先生說,事發當晚,他們公司已經派了第一撥人員到廣州協助處理此事,他們還將派第二撥人員到廣州。黃先生表示,公司給乘客都買了交通險,但這次發生的事情不屬于交通意外,他們也正跟保險公司協商,看能否辦理理賠。至于該公司是否會負責傷者的醫藥費,黃先生表示,還需等公司的領導商量。
走訪 ●廣東省汽車客運站 憑票進入 行李過安檢
在廣東省汽車客運站的安檢口,記者看到,在安檢口前站有兩名工作人員,乘客需憑票才能進入安檢口。在安檢口處,記者看到有兩臺行李安檢機,而中間則安放有兩個安檢門,工作人員會要求乘客將身上所有的背包、提包都放在安檢機上過安檢,而乘客則走安檢門進行安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乘客攜帶刀具通過安檢門,該門會發出與乘客攜帶手機等物品時不一樣的警報聲,“聽到該警報聲后,我們會請乘客配合進一步的檢查”。
●廣州市汽車客運站
行李過安檢 個別會漏檢
在廣州市汽車客運站的一處安檢口前,記者看到放置有一臺行李安檢機,但乘客人身的安檢則由一名手持安檢棒的工作人員負責。記者看到,安檢員大多數時候都會用安檢棒對乘客的兩側褲袋作檢查,但也有個別乘客徑直從安檢員身旁走過。廣州市汽車客運站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蕭女士告訴記者,他們的安檢設備符合廣州市站場安檢的相關標準。對于為什么有乘客會漏檢,蕭女士表示,她沒有親眼看到這個情況,不方便回應。
●流花車站
行李、人身均為人工安檢
而在流花汽車站,記者在安檢口只看到有一名手持安檢棒的安檢員,同時負責乘客行李和人身的檢查。現場一名車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要求是每人必檢,“當有客流量增大時,我們會相應地增加安檢員”。但市民何女士則覺得這種安檢方式有點“簡陋”,她經常看到乘客邊進站邊安檢,等檢查完行李,乘客已經走進站內好幾米了,“安檢員往往只能‘形式’地掃一掃乘客的褲袋了”。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