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兩孩”消息傳出后,引發社會極大的關注。究竟要不要生“二寶”,很多家庭都糾結起來。專家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40歲以上妊娠風險更大,46歲后就不建議懷孕了。現代快報記者 俞月花 安瑩 劉峻
多大年齡
適合生二胎?
生育最好在35歲以下,過46歲不建議懷孕了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姚兵介紹,35歲是女性生育的一個坎,研究發現,女性過了35歲以后,流產率增加一倍,受孕幾率減少一半,主要原因是年齡大了,卵巢儲備功能低下了,獲得卵子幾率變低,而且妊娠所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包括胚停,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早產、死胎、死產、胎兒畸形以及剖宮產相關并發癥。40歲以上的婦女妊娠的風險更大。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蔡滿紅說,女人要生小孩,最好還是在35歲以下。姚兵也表示,一般女性過了46歲,也不建議懷孕了。
年齡大了
還能懷孕么?
年齡越大,不孕幾率越高
姚兵解釋,不孕婦女的百分比隨著女性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不孕癥發生率在20-24歲已婚婦女中占6%,25-29歲占9%,30-34歲占15%,35-39歲占30%,40-44歲占64%,所有想要生育二胎的媽媽如果年齡已相對偏大,那么建議做完孕前檢查后就抓緊時間懷孕,如果年齡已超過35歲,指導同房一段時間后未孕,則建議行輔助生殖技術。
一胎剖腹產
二胎只能剖?
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
第一胎剖了,第二胎是否只能剖?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烏蘭副主任醫師認為,疤痕子宮的確符合剖腹產的指標,但這并不意味著一胎剖了,第二胎就不能順。
臨床上并沒有非得“剖”一說,烏蘭介紹,現如今的子宮下段橫切術,子宮肌層的雙層縫合,更利于子宮切口恢復。因此,第一次是剖宮產,第二次的分娩方式并非一剖了之。此外,第一次剖腹產之后,如果第二次選擇了自然分娩,會降低新生兒出生后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風險,對孩子今后的動作協調能力發展也有利。
“二寶”不如頭胎寶寶聰明?
家長無須擔心,孩子的后天培養更加重要
對于頭胎與二胎到底哪個寶寶更優秀、更聰明?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羅春玉副主任醫師介紹,目前國內沒有專門的研究與定論,但美國有學者對一共43000名參與實驗者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第一個孩子的IQ普遍比第二個孩子高3.28。
但這僅僅是調查IQ的資料罷了,不足以影響寶寶的未來。未來孩子自身的努力、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因素對孩子的影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羅春玉指出,家長只要用心關愛、照顧自己的每一個孩子即可,不必對研究結果、社會傳言過于擔心。
專家說法
兩次哺乳,可能降低乳腺癌發病幾率
昨天,江蘇省婦幼保健醫院舉行“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活動。該院院長王水告訴記者,從以往研究來看,哺乳的女性未來患上乳腺癌的幾率,確實低于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如果全面放開兩孩,婦女生兩個孩子并且哺乳,有可能降低這部分人群的乳腺癌發病率。從理論上說,多生一個孩子,多哺乳一次,相當于乳腺再發育一次。王水說,當然,從總的趨勢來看,乳腺癌的發病還在增加。“我們醫院2003年每年接受200名乳腺癌患者手術,今年已經達到了1100多例。”王水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