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部基金公司的三季報出臺完畢,投資者終于有機會看一眼在三季度暴跌行情中市場傷情全貌:作為大眾投資者首選的基金,在三季度短短65個交易日里,居然虧損了6502.78億元!平均每個交易日虧損超過100億元!創下基金業單季虧損金額的新高,超過了2008年第一季虧損6400多億元的紀錄。與此同時,有多達22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第三季度總體虧損超過百億元!最受傷的當屬指數基金較多、規模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A
只有貨基債基實現正收益
天相投顧統計基金三季報顯示,當季公募基金合計虧損6502.78億元,創下基金業單季虧損金額的新高。偏股型基金遭遇近1.33萬億份的凈贖回——業績人氣都遭遇嚴峻挑戰。而在這一季度里,也出現了最多的基金清盤的消息——首只QDII、首只ETF基金都在這一季度里先后“與世長辭”。
三季度A股大幅震蕩,令權益類基金成為虧損重災區。549只股票型基金和1094只混合型基金當期分別虧損2946.78億元和3699.07億元;商品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和QDII基金也分別出現3702.88萬、1.57億和125.23億元的虧損。
在各類基金中,唯低風險的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當期實現了正收益,三季度分別盈利255.01億和29.38億元。
按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目前總共有101家基金管理公司。有超過20%的公司一個季度就虧損了上百億元,將上半年獲得的利潤全部虧光。這些公司主要是權益類產品數量較多、規模較大的公司。
B
賺錢的多是小公司
低風險產品規模較大的公司則依然獲取了正收益。最明顯的是天弘基金,憑借余額寶的“規模效應”,以40.50億元的利潤再度逆襲,其中當家花旦余額寶盈利高達49.07億元,令天弘實現整體盈利,成為當季最賺錢的公司,并成為三季度唯一一家旗下基金合計盈利超過5億元的公司。此外,興業基金、中加基金、國金基金、嘉合基金、上銀基金、江信基金、永贏基金、國開泰富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也都整體取得正收益,利潤在140萬至3億元之間。
上述贏利的公司,很多投資者很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不少屬于小型公司,且成立時間不長,通常此類公司發行的產品類型以固收類為主,很少甚至沒有權益類基金,因此在股市調整中未受到大的波及。
反之,一些權益類產品規模較大、特別是分級類基金占比較大的公司,三季度旗下產品整體利潤情況則不樂觀。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三季度,100家(有產品的)基金公司中僅14家為正收益。
C
22家公司巨虧超百億
在單個基金公司盈利不超50億元的情況下,卻出現單個公司虧損超過600億元的悲劇??偣灿?0家公司當季虧損200億元以上,22家基金公司虧損超過百億元!其中,富國以虧損624.28億元墊底,位居其后的是易方達和華夏,分別虧損444.18億元和426.39億元。此外,嘉實、匯添富、工銀瑞信等也虧損嚴重,上述基金都是規模排名前20的公司。
富國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旗下分級基金數量巨大,其分級基金的規模也較大。而分級基金基本上是指數類基金,因此在大跌中會因倉位最高而受傷嚴重。
第三季度的暴跌將基金公司上半年獲得的成果基本打掉。令前三季中仍能保持100億元利潤以上的公司剩下7家,依次是廣發、天弘、華夏、嘉實、匯添富、興業全球與大成,其中,廣發基金以209.45億元的總利潤奪得前三季利潤冠軍。
相較之下,包括富國、申萬菱信、鵬華、寶盈、信誠、中融等18家公司在第三季度將上半年利潤回吐殆盡,直接轉為虧損。其中變化最大的也是富國,從上半年盈利300多億元,變成前三季虧損300多億元!可謂成為蕭何,敗也蕭何。 (記者 韓平)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