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亦中 通訊員王田甜 曾琳)一女子挪用下崗人員的身份證、戶口本和下崗證等證件,騙取國家自主創業人員小額貸款20萬元。市中級法院昨日披露,該女被判貸款詐騙罪,獲刑期5年6個月。
47歲的劉某是無業人員,平時沒有固定工作,靠在附近賭場“放碼”賺取高利貸為生,資金經常周轉不過來。2009年7月,看到朋友在銀行辦理無息的自主創業小額貸款,立即將其視為生財之道,了解小額貸款國家政策和辦理程序后,借來嫂子管某的下崗證、身份證等。又以“辦事辦證”為由,從熟人劉某、涂某和胡某那里借來相關證件。
劉某攜帶這些資料,來到黃陂區勞動就業管理局,申領了自主創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申請表。偽造4人的簽名,偽造和加蓋前川街某社區、區勞動服務中心的印章,偽造和虛構4名擔保人的身份證、簽名和擔保文書等,向區勞動局、財政局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某支行提交資料。這些偽造資料竟然層層過了關,她辦理了4筆兩年期無息貸款,共20萬元。
兩年期滿后,銀行多次催促4人還貸。劉某不得已向銀行各還5000元,此后再沒有還貸。又過兩年,黃陂警方接到多名受害人舉報,將劉某列為系列貸款詐騙案的嫌疑人,今年5月將劉某抓獲。劉某的近親屬代替她償還貸款本金18.5萬元,滯納金6萬余元。
法院審理認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假證明文件,詐騙銀行貸款,數額巨大,構成貸款詐騙罪,判處劉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罰金5萬元。
據悉,我市在2003年6月啟動小額擔保貸款項目。這是一種國家貼息的無息貸款,目的是扶持城鎮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增加就業崗位。2014年,我市發放小額貸款4.5億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