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黎楚君 通訊員 歐曉芳 魏星
世衛組織下屬機構發布報告,指出食用加工肉制品和紅肉有患癌風險;
廣州醫學專家對此進行了澄清,稱不必過分擔心——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于10月26日宣布,火腿、香腸、肉干等加工肉制品為“致癌物”,生鮮紅肉(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為僅次于加工肉制品的“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這個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肉類食品致癌風險高,專家怎么看?對此,有腫瘤專家在昨天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民不必過分擔心,食用加工肉制品不等于會患腫瘤。“人體有免疫系統,會自動清除某些食物的毒素。”不過,專家同時指出,烘烤煎炸肉類食品要少吃,因為已證實含致癌性的脂肪酸;另外,已有充分證據表明長期大量食用加工肉制品會導致結腸癌,這種風險會隨著食用量的增加和食用時間延長而明顯提高。
世衛組織: 加工肉制品每年或致3.4萬人患癌死亡
昨日,世衛組織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關于食用紅肉和加工肉制品致癌性的常見問答》(以下簡稱《問答》),《問答》援引研究機構的估算數據稱,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4萬個癌癥死亡案例可能是飲食中含有大量加工肉制品導致的,而食用大量紅肉可能導致的癌癥死亡數字則為每年5萬例。
世衛組織指出,對于加工肉制品來說,“1級”的分類是基于食用加工肉制品引發結腸直腸癌的流行病學研究的“足夠證據”;而紅肉的“2A級”分類,是基于顯示食用紅肉和患結腸直腸癌呈正相關的流行病學研究的“有限證據”及“強有力的”機理證據。
IARC報告:
吃肉致癌的風險遠遠比不上吸煙、喝酒
不過,《問答》也指出,與加工肉制品相比,“食用紅肉相關的癌癥風險較難預測,因為紅肉引起癌癥的證據還不夠有力”。另外,加工肉制品的“1級”分類也并不表明其與同一類別的“吸煙”和“石棉”等具有同樣的危險性。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分類指的是關于某一物質是否致癌的科學證據的力度,而不是評估風險水平。
“這些指南的主要側重點是降低脂肪和鈉等(心血管疾病和肥胖風險因素)攝入量。擔心患癌癥的人在有新的癌癥專門指南制定出來以前,可考慮降低紅肉或加工肉制品食用量。”世衛組織在《問答》強調說。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此前,IARC宣布將火腿、香腸、牛肉干等加工肉制品列為1級致癌物,牛肉、羊肉和豬肉等紅肉類被歸納為2A級致癌物。其實,IARC的報告特別強調了同一級別的致癌物并非同樣危險,報告顯示,吃這些肉類的影響遠遠比不上吸煙、喝酒和空氣污染這些致癌因素。
腫瘤專家: 不必談“肉”色變,連續大量吃才有風險
“所謂2A級致癌物,是指有足夠科學證據證明對實驗動物致癌,但對人類致癌的證據還有限。實驗動物食用的量與平常人食用的量肯定不能相比。”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科主任謝小明告訴新快報記者,用動物做實驗時是連續、大量地食用,而人類每天的食用量肯定遠小于此,所以不必過分擔心。
不過,謝小明也說,“我認為食用燒烤食物尤其要當心”,他此前在美國學習、交流的時候就看過許多燒烤食物與腫瘤關系的研究文章,“研究證明,過多食用燒烤食物與腫瘤生成是有關系的”。謝小明說,現在世衛組織發布的報告,也是根據這些研究成果得來的。
謝小明說,常吃西式快餐的火腿、培根、炸雞等食物,與腫瘤生成有一定關系。他特別解釋了高油溫炸食物為什么會致癌:“可能炸一次不會致癌,但油用久后,可能有潛在致癌物質存在,比如有致癌性的脂肪酸,長期食用會致癌。”所以,他提醒市民,食用燒烤油炸食品不要過量,不能長期食用西式快餐油炸食品。
謝小明認為,市民不要看到“肉類食品致癌”的傳言就恐慌,“關鍵是講究食用的量,偶爾吃一點,不是天天大量吃,沒問題。人體有免疫功能,會糾正、克服、清除毒素,少量食物的致癌效果有限”。
此前有專家指出,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已列惡性腫瘤的第三位,達到10.56%。廣州的情況也不樂觀,市內中心城區居民結直腸癌發病率高達45/10萬。每年廣州市戶籍居民平均每天有7.5人被查出結直腸癌。為此,廣州市政府已把居民大腸癌篩查列為重大民生項目。
那“吃肉”和患結直腸癌的關系究竟有多大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消化內科教授賈林告訴新快報記者,結腸癌發病為多因性,涉及遺傳因素、食物和環境因素等諸多方面,其中,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素飲食是影響大腸癌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賈林認為就個體而言,食用加工肉制品患結腸癌的風險較小,但這種風險會隨著食用量的增加和食用時間延長而明顯提高,故不要過多食用火腿、香腸、肉干等加工肉制品。但他同時提醒,不能過分夸大上述食物的致癌作用,不能把進食加工肉制品直接等同于導致結腸癌發生。
溫馨提示
如何防癌? 專家推薦地中海飲食模式
市民如何做到飲食健康、安全,預防癌癥?賈林教授推薦“地中海飲食模式”,特點是食物多樣、營養平衡,富含ω-3脂肪酸、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學物;是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一種飲食習慣。
賈林表示,2005年,一項費時7年、采訪56176名55歲至74歲參與者的隨訪研究結果刊登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營養雜志)上,根據這項研究,男性中遵循地中海飲食習慣的比沒有遵循地中海飲食習慣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風險低26%;女性中遵循地中海飲食習慣的比沒有遵循地中海飲食的人,結直腸癌發病率風險低18%。
賈林認為,地中海飲食模式就是食用大量的新鮮蔬菜水果,以全谷食物為基礎,以白肉取代紅肉,以橄欖油為主要食用油而減少不健康脂肪的攝入。地中海飲食既能保證人體正常能量和營養物質的需求,還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和結直腸癌的風險,改善思維和增強記憶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