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顧泳 許沁
全面二孩消息出臺,政策效果會否立竿見影?有關人口專家預測,初步估計,申城約有70余萬戶籍育齡人口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全新人口政策調整后,本市每年出生人口或將增加2萬至3萬。
今明兩年出生人口可達23萬人
相關統計顯示:申城育齡家庭約有九成家庭符合雙獨、單獨條件,也即,新政策實際覆蓋家庭范圍僅一成。2014年申城放開單獨二孩政策,當年出生人口增加2萬,預計今明兩年,全市出生人口總量可達23萬人左右。專家表示,綜合考慮育齡人群生育意愿,“全面二孩”新政策落地后,每年出生人口將增加2萬至3萬,未來幾年出生人口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希哲直言:利好消息落地,相關配套措施還應積極跟上,如此才能體現出政策效應。從總和生育率來看,申城無論戶籍人口還是流動人口,均常年處于低谷,戶籍女性總和生育率甚至一度跌落至0.81。在選擇生育時,申城育齡人群考慮經濟能力、公共服務(醫療、教育資源分配)、以及自身職業發展等,鼓勵育齡人群多生育,配套措施應充分考量。例如,鼓勵男性參與到孩子養育過程之中,為男性放產假,減少女性在養育過程中承擔的壓力; 養育兩個孩子所消耗時間較長,如何化解社會性別平等帶來的影響?以上均應在配套措施中加以考慮。
醫療教育資源基本可滿足增量
針對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不少市民尤為關心,申城現有產科資源、教育資源是否能滿足需求?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共有4236張產科床位,基本可以滿足可能出現的人口增量。盡管產科、兒科人才隊伍相對緊張,但通過內部資源調配、應可有效應對政策帶來的后續影響。
未來幾年兒童入園、入學是否會加大難度?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資源的配置。在“十二五”期間,為應對本市新一輪人口出生高峰,優化調整校舍資源布局,上海市區兩級教育部門共同編制完成了《區縣基礎教育“十二五”基本建設規劃》,通過新建、改擴建,提高基礎教育校舍整體水平,增加學位,進一步緩解了入園入學困難。從目前人口狀況來說,雖然還處于高峰期,但可以基本滿足學生入學需求。在今年新開辦的81所學校中,80%以上新開辦學校位于郊區,超過一半新開辦學校通過優質資源輻射帶動形式開辦,44所中小學幼兒園采用辦分校(分園)、合作辦學或委托管理等形式開辦,實現了新開辦學校高起點辦學。市教委表示,市區兩級教育部門將結合正在制定的上海教育“十三五”規劃,充分考慮人口政策的變化,以保證適齡兒童順利入園入學。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