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電力工人在作業。 朱柳融 攝圖為電力工人在作業。 朱柳融 攝
圖為電力工人在作業。 朱柳融 攝
中新網柳州10月29日電 (朱柳融)“現在電壓質量穩,空調、電熱水器不再只是擺設,用電可以隨心所欲。”廣西柳州市柳江縣三都鎮白見村板朝屯村民韋利民10月29日表示。2011年至今,廣西電網公司投資65.9億元,改造農村電網破解村民用電“卡脖子”問題。
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農村地區用電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農村養殖、養漁業的發展,及家電下鄉、農機下鄉、汽車下鄉等政策的推行,使得既有的農村電網與供電需求脫節。
這一情況,在今年五月之前是板朝屯的常態。近年來,因種植花卉苗木,板朝屯家家戶戶蓋起了小洋樓,空調、冰箱、電熱水器、電腦等電器也不是稀罕物。
“這些電器我們買得起,可是用得不舒服!”韋利民介紹,因為電壓不穩,開空調時,連電燈都不能開;為錯開用電高峰期,村民還得“錯峰”吃飯。
“電壓偏低、供電不穩,讓不少鄉親的電器成了擺設。”柳江供電公司計劃建設部主任蘭可賓表示,今年年初,當地供電部門投資40多萬元給板朝屯變壓器、線路進行升級,這種尷尬局面才得以改觀。
板朝屯的經歷并不是個案。在被稱為“韭黃之鄉”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上等村,因電壓不夠,韭黃保鮮一度困擾著菜農。為提高供電能力,柳州供電部門在上等村電網進行升級改造后,低電壓的問題才得以解決。
據介紹,從2011年至今,廣西電網公司大力開展農網改造升級,已投資65.9億元用于44個縣的農網改造升級。該公司今年投資為88.5億元用于電網建設,其中15億元為農網升級改造,重點解決農網“卡脖子”和低電壓等問題。
廣西農網改造升級只是中國農網改造升級的縮影。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今年啟動實施了新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近千億投資項目,涉及河北、遼寧、福建、江西、山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新疆等25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項目2139個,遍及中西部地區1629個縣,投資約92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