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上海向滴滴發出首張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證。10月27日,滴滴出行宣布與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正式合作,推出“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即日起,該保險將覆蓋滴滴出行平臺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試駕和企業級業務的司機和乘客,單人保額最高可達120萬元人民幣。
南方日報記者調查采訪中獲悉,這份綜合險覆蓋了滴滴在廣州的所有業務。私家車兼職從事滴滴專車業務,也能夠得到理賠,甚至理賠范圍和標準超過出租車。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對于非法營運車輛的拒賠條款,又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滴滴專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意外事故發生時,廣州的乘客或司機可第一時間撥打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就此產品的報案專線(4008907966),平安產險將由專業人員了解事故進展和具體情況,并提供理賠服務。
1 尷尬 私車變專車易引理賠糾紛
“搭乘的專車都是兼職的私家車,但是不被廣州現有政策認可,出了事故怎么辦?能不能獲得全額賠償?”白領劉小姐經常使用專車,在番禺與珠江新城之間往返,路途中偶爾遇到一個小磕碰,她就緊張得不行。
滴滴公布的數據顯示,滴滴旗下司機75%為兼職,他們日接單數小于4單。其他平臺情況也相似,大多數專車司機為私家車兼職。也就是說,廣州路面上行駛的專車大部分都是私家車。
廣州多家保險公司向南方日報記者透露,私家車注冊運營專車,實際上改變了車輛使用性質,但是保險公司在收取保費時只能核準行駛證,以行駛證使用性質為準收費。這些專車以私家車名義繳納保費,實際上是提高了車輛的風險,危險程度在增加,也變相降低了保費。同時,廣州交通部門禁止私家車接入專車平臺,非法營運車輛與酒駕、毒駕、偷盜搶車輛一樣,在發生交通事故時,保險公司是拒賠該車購買的一切險種。
但是有保險公司負責人透露,在實際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往往處于“弱勢”的地位,由于沒有跟各大專車信息進行共享,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核實車輛是否屬于專車。有專車出事以后,司機往往會跟乘客協商,讓乘客以朋友或者家屬的身份出現,據此以私家車的名義找保險公司索賠。
這一說法也得到不少乘客的認同,乘客劉小姐就表示,如果出了事故,肯定保險公司安全靠譜。如果不配合司機,保險公司一分錢都沒得賠,她只能夠找司機個人,這種風險和麻煩就會大了很多。
金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興斌介紹,根據民法通則第131條的規定,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如果公民出行明知是營運的私家車仍然選擇乘坐,法院在對事故的發生原因及行為人的過錯程度進行一定的確認下,會要求有過錯的公民為自己的過錯承擔一定的責任。之前廣州、深圳等地有過多起類似案例,有市民就是搭載營運的私家車受傷,最后法院認定乘客的行為也有一定過錯,被要求承擔20%的責任。
張興斌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乘客和專車司機往往為了共同的利益一致“撒謊”,但這實際上這屬于“騙保”的行為。如果涉及賠償的金額比較大,保險公司在固定證據以后,乘客司機不僅面臨著經濟上的重大損失,而且還有刑事方面的巨大風險。
2 破冰 司機乘客可享百萬保障
10月27日,滴滴出行宣布與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正式合作,推出“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即日起,該保險將覆蓋滴滴出行平臺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試駕和企業級業務的司機和乘客,單人保額最高可達120萬元人民幣。
滴滴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覆蓋了從乘客上車至目的地下車的全行程,在車輛正常行駛過程中,如不幸遇到意外事故,針對乘客產生的意外醫療、傷殘、意外死亡等費用,平安產險將提供每人最高120萬元的保險保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還專門擴大了司機端的保障范圍,司機自接單開始,便可享受與乘客相同的保險保障。
據悉,這份綜合險覆蓋了滴滴在廣州的所有業務。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對于非法營運車輛的拒賠條款,又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
滴滴專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意外事故發生時,廣州的乘客或司機可第一時間撥打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就此產品的報案專線(4008907966),平安產險將由專業人員了解事故進展和具體情況,并提供理賠服務。“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由滴滴平臺統一投保,不需要司機和乘客額外支付任何費用。同時滴滴目前正積極與政府、保險公司探討合作,開發適合移動出行服務的新型保險產品,在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切實保障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 影響 廣州有保險公司欲對接新業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各大專車在廣州“功城略地”,廣州保險公司的出險量也直線上升。交強險、商業車險及三責險等的賠付率日益高企,只是苦于取證難,加上擔心影響保險公司客戶滿意度及口碑,保險公司往往只能吃“啞巴虧”。
“本來車險業務屬于微利,甚至是虧損的業務,專車讓我們雪上加霜。”有保險公司負責人介紹,有輛私家車短時間內連續出險,司機有十幾年駕齡,駕駛經驗豐富。理賠人員生疑,暗中跟蹤后得知,這輛車是某平臺的專車。但是保險公司已賠付了幾次,已很難追回損失,只能拒絕這輛車投保或者大幅度提高車險。參與兼職的私家車們則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在注冊成為專車司機前,專車平臺要求必須為車輛購買30萬的第三者險,他們也支付了比私家車更多的保費。乘客們為了自身利益,肯定會跟他們站在一起。
廣州有保險公司負責人透露,之前有專車平臺上門洽談專車保險事宜,但是廣州交委的態度,再加上要完成這項承保業務,有大量工作要完成。比如保險公司要了解專車的車輛質量和出單狀況、行駛路線與整體里程。同時,私家車司機相比出租車司機駕駛技術要差,保險公司需要面量化評估出險幾率,否則就很難做到合理的風險定價。既然上海創新了這一保險品種,他們也會積極參考借鑒,與專車公司對接。
“廣州專車市場龐大,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意味著巨大的機會,與其吃悶虧還不如主動合作。”廣州多家保險公司負責人稱,他們將考慮引進專車保險新業務。
廣州市交委相關人員介紹,保險行業由保監會監管,上海方面保險公司創新的這個險種,廣州交委將密切關注。
廣州多位專車司機則認為,上海這個險種是一種創新,近期廣州交委一直對私家車接入專車高壓嚴打,再加專車出于模糊空白地帶,他們很沒有安全感。這個險種不用自己掏錢,但是能保障司機和乘客的各種意外。
■相關
“這是行業自治模式的創新”
知名互聯網律師趙占領認為,近年來,伴隨著專車、快車、順風車等移動出行方式迅速興起,因此而產生的安全問題愈發受到社會關注。“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在現有險種基礎上,擴大了適用范圍和保險金額,與滴滴平臺自身設立的保障基金、平安產險專業便捷的理賠服務共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安全保障體系。作為出行和保險領域的兩家標桿企業,滴滴出行和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的共同探索將為乘客和司機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既體現了行業自治模式的創新,也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值得肯定和鼓勵。
滴滴公司相關負責人則稱,此次推出“滴滴平臺司乘意外綜合險”后,滴滴平臺針對司機和乘客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保障和安全機制,包括司機車輛準入審核機制、全程技術監控以及先行墊付與保險三個方面,確保事前高門檻準入,事中事后全程可追溯,即使發生交通意外事故,滴滴平臺也會通過商業保險及自有保障基金來解決司機和乘客遇到的緊急情況。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