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訊
“2015第四屆金融街論壇”于2015年10月28-29日在京舉辦。本屆論壇以“新常態、新金融、新功能”為主題。
北京市副市長張建東出席并演講,他表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持續推進,對金融改革創新的需求也會更加迫切。金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以下幾個方面都將會大有作為:
1.創新服務模式,支持重大項目的投資。
在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運營領域,可以積極探索BOT、TOT、BOO等多種類型的PPP模式,支持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等跨區域的聯合投資,形成社會資本,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的新途徑。特別是圍繞重大項目,資本金需求特點,可以積極探索發行轉向債券,設立轉向基金,解決重大資本金階段性不足的問題,并根據需要與投貸結合,債貸結合提供配套的金融支持。
2.創新市場機制,引導生產要素,優化配置。
京津冀金融市場一體化進程需要與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的進程相匹配,可以探索建立區域性股權市場,為京津冀三地企業提供股權、債權的轉讓和融資服務,探索建立統一的企業產權、技術產權等要素資源的市場化流轉機制,支持企業在區域內優化布局,探索建立區域統一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和交易制度,助力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率先突破。建立保理、票據金融產品的交易平臺,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適當向中小金融機構傾斜,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京津冀區域拓展業務。
3.創新監管方式,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進一步加強三地金融監管合作與交流,探索建立投資者、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的區域寫作模式,推動區域內信用體系建設和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當中資源整合、主體變更、項目遷移等可能導致金融風險的因素,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信用結構、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的把控,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提高應對風險的及時性和主動性。
張建東表示,北京市將在一行三會以及國家發改委等相關國家部委的支持指導下,繼續與天津、河北密切合作,支持金融機構在京津冀創新產品、拓展服務,衷心的希望國家金融創新政策優先考慮在京津冀區域先行現實,加快推進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重點的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希望各類金融機構進一步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積極創新,不斷豐富各類金融產品的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