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比較/制圖
職業生涯從未投資過科技股的巴菲特,在2011年宣布開始建倉IBM股票。不過,IBM卻似乎沒有讓巴菲特“省心”,在業績連續不及預期之后又“飛來橫禍”。
或惹來做空風險
據海外媒體報道,IBM在一份最新的申報文件中披露,美國證監會(SEC)在今年8月進行了一項調查,具體涉及IBM在美國、英國和愛爾蘭地區的某些財務處理方式。雖然IBM方面表示將會全力配合證監會的調查,但消息一傳開,迅速導致IBM股價下跌。在27日美股交易時段,IBM股價大跌4%至137.86美元,創下自2010年10月以來的新低。
IBM公司發言人Ian Colley表示,IBM對于其財務報表制作以及營收報告有非常嚴格的流程,相信公司公布的財務信息符合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要求。IBM過去曾有幾次成為SEC的調查對象,2013年SEC調查其云計算業務營收的公布方式,后來監管當局沒有做出任何建議行動就結束了調查。Gartner公司首席研究員達麗爾認為,目前披露信息太少,尚不知曉美國證監會調查的具體內容包括什么,也不確定此次調查是否會牽涉到2013年美國證監會對IBM的調查。
遭遇美國證監會調查,讓投資者想起近期在美上市的加拿大藥業巨頭Valeant公司遭做空機構Citron狙擊而股價暴跌,Citron同樣質疑Valeant財務操作,稱其為“制藥業的安然”。那么,IBM會不會也引來做空風險?金融博客Zero Hedge認為,盡管不能說IBM是另一個Valeant,但是其股票回購力度消減、財報業績不佳,在這一風口再遭遇監管機構調查,對投資者來說這是他們最不愿意看到的。
巴菲特曾表示樂見股價低迷
就在傳出美國證監會調查IBM的同一天,IBM董事會授權新增40億美元用于股票回購,加上截至今年9月底剩余的24億美元回購資金,其可用于回購股票的資金總額達到64億美元,但這些都未能挽回IBM股價下跌的頹勢。
IBM此前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整體營收為19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跌13.9%,也低于分析師預計的196.2億美元,這已是IBM連續第14個季度營收下降。本來就不好看的財報再加上“惹到”美國證監會,讓IBM陷入尷尬境地。
其實,包括IBM、甲骨文、微軟等在內的“上一代”科技巨頭,紛紛都在集體轉型“云服務”。IBM意圖擴展的新型戰略業務群,包括云服務、移動端、大數據、社交和安全軟件,但依然還不能彌補剝離舊業務帶來的損失。有分析人士認為,IMF向云計算和數據分析轉型的道路困難重重,今后幾個季度整體業績可能還不會好轉。
資本市場對IBM的轉型之路普遍持懷疑態度,巴菲特卻依舊堅定持有IBM股票。巴菲特在今年8月接受美媒采訪時說,他本人對IBM股票的持有成本是170美元。不過,IBM股價最近幾個月走低,距離4月創下的一年高點173.97美元已下跌21%。巴菲特在2011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會上曾表示,做為一個長期股東,IBM股價在接下來的5年最好都低迷不振,因為這家擅長金融管理的科技公司可以逢低買進更多自家公司股票。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