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家
一邊是身為住建局官員的兒子,另一邊是從事房地產業的父親,無論是行業重疊還是業務從屬,都引人遐想。過去兒子有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力資源為其父提供便利,顯然比他名下2000萬的房產更值得注意。
據報道,江蘇泰州市日前公布一批領導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泰州市住建局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處現任處長秦某,擬任該局總工程師。一則網帖曝出秦某名下房產價值超過2000萬,引來網友吐槽。秦某回應稱,他的父親是一名地產商人,名下房產都是父母贈與的,自己敢這么公開就可以調查。
官員擁有巨額財產,并不是什么洪水猛獸,只要來源正當即可。如果秦某的房產經過調查真是父親贈與,來源正當,也算是回歸財產公示的本意。有人用“躺著中槍”來形容秦某的遭遇,意在說明公眾何必對本身沒問題的官員錙銖必較。實際上,秦某算不算是“躺著中槍”、毫無問題,其敢于直面調查的態度并不能說明這一點。既然有領導干部任前財產公示制度,那么在公示過程中引來公眾圍觀甚至質疑,就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此事的最大看點并不在抓人眼球的巨額房產。據報道,秦某目前是泰州市住建局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處處長,此番公示擬任泰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而其父親是泰州市下轄的姜堰區地產商人。一邊是身為住建局官員的兒子,一邊是從事房地產業的父親,無論是行業重疊還是業務從屬,都引人遐想。過去兒子有沒有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權力資源為其父提供便利,顯然比他名下2000萬的房產更值得注意。
在過去的時間里,公眾對一些官員的子女從商一直抱持了天然的敏感,而無論是趙晉,還是周濱等,其背后權力與金錢的利益勾連,都證明公眾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
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商人子女從政”的警覺也很正常。要知道,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官員子女從商”還是“商人子女從政”,只要權力與金錢有相互靠攏的機會,旁觀者就應該對其保持警惕。
對于“商人子女從政”或者“商人從政”,只要介入公共政治,自然應該主動接受監督并切割利害關系。就拿“商人從政”的典型人物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來說,在初上任時,他曾做了很多事情以便與以往的商業生涯保持距離:包括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正式管理職位,辭去了一系列文化機構中的董事職位。在他所創立的企業,也被限制參與決策。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此番在網友的質疑之下,恰巧得知秦某的父親作為地產商人,屬于秦某的職務管轄范圍內。就算秦某并未利用自己的權力資源為其父的商業活動提供便利,是否也應有主動避嫌的自覺和自?。?p> 政商之間,并非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只是正常的政商關系,需要權力與商人各守底線,主動避嫌。此番公眾對秦某的質疑,并非錙銖必較。只是,目之所及,我們見過太多與金錢相裹挾的權力之手,其中的嫌疑豈能輕易撇清,公眾對此的心結又豈是可以輕易“解開”的?
尤其是在這件事上,我們的目光,也不該僅盯在“2000萬房產”之上。一邊是身為住建局官員的兒子,另一邊是從事房地產業的父親,之前是否有輸送利益的情況,之后是否要避嫌,這都考驗著當地政府領導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配套機制。
阿曼(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