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宜昌10月28日電(記者譚元斌)三峽工程28日9時順利實現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目標,連續第六年完成175米試驗性蓄水任務。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了解到,本輪試驗性蓄水未對長江中下游取用水造成不利影響。
按照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批復要求,三峽水庫2015年175米試驗性蓄水于9月10日凌晨在承接前期調度運用基礎上正式開始,對應庫水位156.01米。
據介紹,今年汛期6月至8月中旬,金沙江來水持續偏少,石鼓、攀枝花、向家壩站6月來水偏少三四成,7月偏少四五成;其中7月份金沙江向家壩站為歷史同期最枯來水年,較原最枯年份即1988年還偏少近兩成。8月初,三峽及以上大型水庫有400多億待蓄庫容,上游水庫群蓄水形勢嚴峻。
蓄水過程中,三峽水庫按照“安全、科學、穩妥、漸進”的原則,逐步抬升庫水位,并根據實時水雨情和蓄水進度,開展精細調度,合理控制下泄流量。三峽水庫9月、10月平均出庫流量分別為19800、13000立方米每秒,比批復的蓄水期間最小下泄流量大60%以上,且蓄水過程中日均出庫流量維持在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沒有對長江中下游取用水造成不利影響。
今年是三峽水庫開展175米試驗性蓄水的最后一年。隨著三峽水庫連續第六年完成175米試驗性蓄水任務,上游其他重要水庫也基本蓄滿,為長江水庫工程充分發揮綜合效益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