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陳雯瑾)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發布國內首份消費金融研究報告《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指出,消費金融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在基本趨勢上是一致的,并將成為促進后者加速進行的重要動源。
近年來,我國消費信貸發展迅速。今年“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至全國”的政策出臺,使得巨大的消費金融發展空間更受關注。報告指出,通過擴大消費信貸緩解流動性約束,有助于改善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擴大消費信貸規模,刺激消費需求。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特別是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消費金融必將逐步成為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的新引擎。
“中國經濟在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消費金融的發展可以有力地促進內需。”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目前中國的消費信貸規模與國家的經濟總量存在巨大缺口,消費信貸市場會在未來保持積極增長。
報告同時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信貸發展水平依然很低,消費信貸的結構也不盡合理。國際經驗表明由消費信貸導致的金融風險尚不多見,因此,中國的監管重點應該放在規范消費信貸商行為,而不是市場準入的環節。
報告稱,監管層對進入消費金融領域的廠商,應重點關注它們的規范度和普惠度。只要消費信貸商能夠規范經營,至于它們提供信貸服務的價格,管理層或不必過多干預。
對此,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中國首席執行官伊戈爾·普柴洛夫斯基表示,該公司在中國始終定位于金融普惠,向中低收入人群和草根用戶提供清晰透明的消費貸款服務,客戶平均月收入在3000到4000元之間。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