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萊蕪市財政撥付資金1100萬元,聚焦農業“新六產”、新業態,支持萊城區、鋼城區的22個省級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
一是利用現有資源。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勵和引導村集體成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入社,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村集體利用村集體機動地、荒地和村莊整治、宅基地復墾等新增土地及其他可利用的集體資源,發展現代特色產業和生態循環農業。圍繞特色主導產業,開展優質農產品品牌創建,完善農產品營銷體系。支持創辦鄉村旅游公司(合作社),利用本地生態資源、特色產業,發展觀光體驗農業和鄉村休閑旅游,促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
二是提供綜合服務。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創辦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公司(合作社)、勞務公司(合作社)等服務實體,發展農業生產服務業,為糧食生產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其他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購銷、加工、運輸、倉儲、勞務等有償服務,開展代耕代種代收、統防統治、烘干儲藏等綜合性托管服務,促進農業由生產環節向產前、產后延伸。
三是發展物業經濟。鼓勵村集體開發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等,量力而行建設物業項目,發展物業經濟。盤活村集體閑置辦公用房、學校、閑置廠房、倉庫、禮堂等不動產,開展租賃經營。支持沒有資產資源優勢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異地置業,通過異地興建、聯村共建等多種形式,增加村集體資產和物業經營收入,拓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空間。
四是鼓勵混合經營。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以集體資產資源資金,參股經營穩健的工商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采取強村帶弱村、村企聯手共建、政府定點幫扶、多村共建農業園區等多種形式,實現多元化經營。鼓勵有條件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與其他經濟主體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項目。積極采用“企業+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投資人+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等多種經營模式發展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