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鄉居民的生活保障越來越多,文化娛樂越來越豐富,社會治安也越來越好,作為咸安居民,幸福生活越過越帶勁!”2月24日,向陽湖鎮居民雷景松開心地說。
近年來,咸安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全區上下抓民生、保穩定、共享發展紅利,城鄉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據悉,僅去年全年咸安區用于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資金占到年度財政預算支出的73%。
民生進步,城鄉居民更加幸福。去年來,該區加大基礎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完成了三所高中改擴建工程,招聘教師73人,交流教師200人次,促進教育事業軟硬件均衡發展。深入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高標準完成了鄉鎮“四化”衛生院、村“五化”衛生室建設;進一步完善新農合制度,參合率達到100%;在全市率先發放居民健康卡35萬張,居民健康卡有效使用率排名全省第一。突出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80個村文化廣場,送戲下鄉193場。大力推進公共就業服務,新增城鎮就業人員7340人,占目標任務的131%;轉移農村勞動力3725人,占目標任務的106%。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全年發放低保金6954萬元、五保金1236萬元;安居工程開工1489套,開工率100%;改造農村危房708戶,發放補助資金690萬元。
扶貧精準,貧困群眾有了盼頭。去年來,該區嚴格實行掛牌作戰、定期督辦制度,多次召開推進會和現場督辦會,以時間倒逼進度、以目標倒逼責任,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扎實開展。對照貧困村“九有”及貧困人口“一有、兩不愁、四保障”標準,積極實施“五個一批”脫貧工程,突出抓好20個重點貧困村扶貧主導產業培育,建起了溫氏養雞、光伏發電、油菜種植、香菇種植等一批扶貧項目;組織開展“精準扶貧、百萬助學”行動,在全社會傳遞關心貧困群眾、關愛貧困學生的社會正能量;推動醫療救助覆蓋所有貧困人口,并將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救助范圍,全力落實兜底政策,7個重點貧困村出列、12935人脫貧。
社會和諧,平安氛圍給生活添彩。該區積極推進“陽光信訪”、“法治信訪”和“責任信訪”建設,去年全年實現信訪數量“三下降”,信訪總量下降27%,赴省進京非訪與越級訪分別下降42%和8%,市區上訪總量下降37%。推出“書記陪訪”新舉措,群眾滿意度評價提高到97.9%。扎實開展“七五”普法,通過區委中心組集中學習、黨校培訓,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逐漸步入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加強“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四大建設,命案偵破率達到100%,平安建設“一感兩度兩率”電話測評排名全省進位、全市第一。
“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改善民生,讓群眾生活更美好、更幸福,這就是區委區政府的目標。”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文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