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制定了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的具體措施。通過深化公共服務改革,創新公共服務多元方式,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初步建立了區本級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印發了《官渡區2016年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為部門填報政府購買服務相關支出預算需求、組織實施政府購買服務提供了參考和依據。2016年以來,積極探索大清河改道工程、海河(廣福路下段)、蝦壩河姚安河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實施;加強了與區民政局及各街道的協調配合,保障工作經費,做好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相關工作。同時,繼續推進教育、就業、文化體育、公益性崗位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政府購買服務和服務外包工作。
二是按時完成了擴大營改增范圍工作任務。及時轉發了《昆明市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實施方案》,并結合財政職能職責,按照《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全區“營改增”工作,對涉及官渡區“營改增”的改革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工作機制,確保了官渡區“營改增”工作平穩有序開展。與區稅務部門協調配合,組織了區內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行業企業納稅人的宣傳培訓,完成了涉及試點范圍的納稅人信息移交、確認、登記工作,確保了區內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行業營改增工作正式運行,做到順利開具發票,企業申報順暢,稅款準確、足額入庫。
三是全力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開展和推進PPP項目工作,2016年,組織召開3次專題培訓會,對全區行業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與其他職能部門對接,邀請專業咨詢團隊指導,切實盤清家底,強化項目可研深度,開展項目籌劃包裝,同時,對官渡區的建設項目進行了分類梳理,確定為道路、河道、環湖濕地、環衛一體化項目四大類別,全面探索推進PPP模式。此外,按照職責為官渡14號道路PPP項目出具了財政承受能力報告,做好監督招標等工作,并配合區級有關部門開展了該項目的意向社會資本商務談判等工作。目前,官渡14號道路PPP合同進入簽訂流程,該項目已通過省財政廳篩選評審,并納入國家財政部PPP項目庫進行管理。
四是繼續推進綜合治稅工作有效開展。與國稅、地稅部門配合,繼續實行區級領導掛鉤聯系組織收入制度,進一步完善以“客觀地定、科學地分、合理地調、準確地考”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稅費收入管理體系,層層分解任務指標,細化收入責任。加大對重點稅種和房地產、建筑安裝等重點行業以及重點企業的稅源監管、清欠力度。加強稅務稽查和稅收檢查,有針對性地開展定向稽查和稅收專項檢查,積極推廣第三方中介機構協助加強稅收管理的經驗,提高稅收管理的質量和效益。通過加大綜合治稅工作聯動力度,采取政府高位推動、注重稅源控管、清理漏征漏管稅源、互聯互通涉稅信息、下達任務指標細化責任、加大稅收法規政策宣傳等措施,初步實現了部門涉稅信息采集、稅源監控、組織收入由過去“管理單一”向“全程控管”轉變,綜合治稅隊伍由以前稅務部門一家唱“獨角戲”向各部門參與湊“大合唱”轉變,工作方式由過去稅務部門“單兵作戰”向多個部門“協同作戰”轉變,建立起適應官渡區地方稅收和經濟發展的社會綜合治稅聯動工作機制,營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稅收環境。
五是深入推進官渡區區屬國有企業整合重組。繼續推進區屬國有企業整合重組改革,建設市場管理運營規范高效、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帶動作用明顯的區級國資企業,形成城市開發建設、生產經營、社會公用事業、資產經營等行業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