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力加快財源建設步伐,培育新的財政增長點。首先,進一步加大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力度,加快項目建設,加強與上級部門對接、溝通、協調,以項目為載體,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夯實經濟基礎。其次,全面落實國家財稅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技改、創新能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企業“造血”功能,培育內生動力,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著力抓好收入征管,確保完成財政工作目標。一是堅持以組織收入為要務,不斷改進與完善收入征管,進一步發揮財政杠桿作用。二是加強預算執行分析。在認真分析財稅收入的基礎上,充分估計、預測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響,盯住全年收入目標,保證收入均衡入庫。三是強化非稅收入征管。進一步提高收入質量,抑制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進一步完善非稅收入收繳方式和操作程序,實現非稅收入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四是完善收入征管手段。進一步強化、細化征管措施,認真查找征管薄弱環節,有效改進征管方式方法;依法組織收入,充分挖掘增收潛力,確保全年收入任務圓滿完成。
三、全面落實民生政策,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繼續完善基本財力保障機制,調整完善財政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按照共享發展和民生財政的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民生保障重點,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強社會保障工作,增強制度的可持續性,落實基本養老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財政投入政策。完善不同教育類型的財政支持政策,促進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等全面均衡發展。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
四、著力穩妥推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做好新形式下的財政工作。一是認真研究省、市財政改革方案的政策要點。重點在預算公開、預算審核、預算控制、預算執行、清理規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入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開展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清理規范財稅優惠政策、財政管理績效綜合評價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二是認真履行推進財稅改革的主體責任,出好點子,當好參謀;建立財政與國稅、地稅、政府金融辦、人行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合力推進財稅改革與金融改革;主動對接各項改革牽頭部門,切實做好各項改革方案與財政資金安排的有效銜接。
五、著力加強財政干部隊伍建設,增強財政服務水平。一是繼續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使全局黨員干部牢記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做到在黨紀黨規面前知敬畏守規矩,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為黨的事業擔當作為。二是加強財政法規培訓。加強對干部隊伍的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宗旨意識,嚴格依法行政。加大對干部職工的政策宣講、業務培訓,提高規范理財、依法理財的自覺性。三是加強內部控制。按照權責一致、有效制衡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原則,切實加強涉及資金、資產、評審、采購、減免等關鍵崗位的監督制衡,提高財政管理水平。